港澳台外

上海浦东吴氏

时间:2020-01-27 21:37:01   作者:吴丹军   来源:   阅读:11290   评论:0
内容摘要:川沙吴姓是川沙地区18大姓中第十五大姓。明正德三年(1508年)吴太初自洞庭东山(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迁浦东长人乡二十保一图(今北蔡镇御桥村)落户,是为川沙吴姓始迁祖。吴太初子名南溪。南溪生3子,后分宅3处:南宅在张相公殿南老宅,长房怀溪居住;西宅在老宅西北0.5千米,即今御桥村......

川沙吴姓是川沙地区18大姓中第十五大姓明正德三年(1508年)吴太初自洞庭东山(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迁浦东长人乡二十保一图(今北蔡镇御桥村)落户,是为川沙吴姓始迁祖。吴太初子名南溪。南溪生3子,后分宅3处:南宅在张相公殿南老宅,长房怀溪居住;西宅在老宅西北0.5千米,即今御桥村吴家队,第二房仰溪居住;北宅在老宅东北二里处,即今五星村吴家队居住西宅曾是书香门第,秀才辈出,人称“吴家厅”。北宅在清康熙年间由吴太初七世孙吴世盖在宅旁种竹0.67公顷(10亩),名“吴家大竹园”。十世孙吴家俊、吴轮香以行医著名,特别擅长喉科。传至十五世吴稼村尤为盛名,求医者遍及奉、南、川、上海等县。吴氏自制“喉吹散”,被人们誉为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吴氏自吴太初起繁衍至今第十九世。今南宅吴姓人口200人左右,西宅和北宅人口都在250人左右。北蔡镇陈桥村吴家队居民来源有二说,一说来自东海滩;一说也是吴太初后裔,因早年个别吴姓迁海滩垦荒,后重返北蔡迁居徐家浜南岸、小腰泾东首,至今十世,人口百余人。

吴太初为延陵季子吴季札长孙濮婪之后,夫差亡国之后濮婪(与夫差是曾祖父的平辈兄弟)与后人隐居于太湖洞庭东山。

 

张家楼镇,旧称吴家堰,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北京天主教徒景乔随徐光启来沪,定居于浦东张家湾。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张景乔率三子从浦东张家湾迁居吴家堰西北隅1900,吴家堰有张姓筑楼而居,“张家楼”始得名。张家楼镇在张家浜北,源深路西,东西街长0.5公里,镇东有耶稣圣心大堂(设有教会学校)。张家楼镇区于1984年划入上海市区。90年代后成为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功能区。(吴家堰的大致位置是在上海期货交易所、通茂大酒店、香榭丽花园一带)

严桥镇张家楼(吴家堰)地处现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浦东内环线)的中心。从康乾盛世到国初年。张家楼(吴家堰)是浦东通往上海县城和通往市中心的一个枢纽,也是水上交通的一个重要门户。它的北面曾有一条有上海古八泾之一的东洋泾港,与浦西的西洋泾港隔黄浦江相接。明万历、崇祯时,张家湾生产的米粮每年都要在东洋泾装船运至北京供徐光启家食用。张家楼(吴家堰)南面有一条凿于康熙年间的张家浜,该浜西通黄浦江,东流至张家楼西南与华漕达交汇之后继续往东,与北洋泾港、西沟、马家浜等河流相通,是一条重要的漕运河道。

严桥镇张楼村是由沈家宅、庄家油车、龚家宅、码头浜、杨家宅5个自然村宅和张家楼集镇组成。其中,张家楼镇(吴家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有300余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故该行政村以张楼名之。张楼村位于严桥镇北部,居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中央。其南以华漕达为界,与塘东村相望;北以潍坊路为界与竹园新村(原光辉村)相邻;东过源深路与洋泾西漕村接壤;西为东方路。村境呈四方形。张楼村周边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华漕达与张家浜交汇于村之西南端,距黄浦江2公里水路;浦东南路、张杨路和杨高路三条干道位于村之西、北、南三面。
    

1917年,张楼乡绅自筑一条东西向的石子路,东起张楼镇西,西至杨家渡,是称老杨高路。始建于1958年的张杨路因西起杨家渡,东近张家楼而得名,如今它成为一条知名的商业街,有浦东南京路之称。筑于1922年的张六路,南起张家楼,北至六号桥。不久,这条路为纪念浦东塘工局局董谢源深而更名为源深路。一个小村镇的名字能和浦东两条知名马路联系在一起,足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
    很早以前,曾有一个传说:浦东有一块风水宝地呈现龟形,龟首在戚家庙,龟尾在钦赐仰殿。张家楼(吴家堰)处在风水宝地之心脏部位。(整个大陆家嘴地区从地图上看的确呈龟形,风水学上说龟形地是富贵之地,盖阳宅则家族兴旺)

 

码头浜位于严桥乡张楼村(吴家堰)西北方,属张楼第三、第四生产队之一部分。码头浜,原名马驮浜,河名兼村宅名。作为自然村宅,在1993年征地动迁前,该地块具体位置在张楼镇以西、唐家浜以东、冯家宅以南、龚家宅和杨家宅以北,呈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方形,在今潍坊新村中部(潍坊路以南,向城路以北,福山路以西,崂山东路以东的区域)。
    马驮浜原是张家浜的一条支流,南北向,与西面的唐家浜平行。开凿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起于张家浜北岸,向北流经杨家宅、冯家宅、曹家宅、蒋家宅、草庵头陈家宅、孔家石桥、姚家宅,注入洋泾港支流定水浜。今梅园小学南墙外曾是马驮浜古道。其上有建于1911年的钢筋水泥桥―若瑟桥。 乾隆年间(1736―1795年),张楼镇形成,集市日趋繁荣。川沙吴、张二姓迁至张楼镇西、马驮浜东岸定居。(从这段信息可以看出,吴家堰的吴姓之人八成是吴太初的后人,另外从北蔡镇御桥村吴姓聚居地到吴家堰直线距离十公里不到,同时都自称是延陵季子的后裔)二姓定居之始首先开挖一条宅河,西通马驮浜,东至张楼镇,长约里许,人们也称其为马驮浜。马驮浜之名由此而来。这条河在100余年的时间里成为张楼镇由西引入黄浦江潮水的一个重要通道。张家楼的张登儒神父于1935年所著《张家楼三百史》的大事记中多次述及疏浚马驮浜。
   马驮浜后来成为码头浜,缘于马驮浜的富商吴春贵在马驮浜南岸建一水泥码头。20世纪20年代初吴春贵靠贩卖牛肉起家致富,开设一家很大的屠宰场和几十个肉庄。马驮浜有不少人在他手下从事贩运黄牛、宰杀黄牛的工作。黄浦江上的法国兵舰和租界里的不少法国人都喜欢他供应的牛肉。20年代末,吴春贵的原配夫人亡故后,为了迎娶塘桥巨商、高家宅高大年之长女,他不惜耗费巨资决定在马驮浜南岸属龚家宅的地方建造豪宅。动工之前,先建造一座水泥码头以便运输建筑材料。30年代初,新宅落成,该宅占地2亩余.建筑高大精美,中西合璧。同时,他又出资竖起6根电线木,将照明电由张楼镇引入龚家宅。据亲眼看到吴春贵迎亲盛况的冯章生说,迎亲队伍长一里半,主要是拿嫁妆的人。队伍之首到达龚家宅时,其尾还在木干桥(张家浜上的一座桥)以南的郑家湾。后来,吴春贵将嫁妆中的一套红木家具送给了当时的洋泾区区政府。

解放后,吴宅(老门牌龚家宅1号)曾作为孔桥乡乡政府所在地。 码头浜多低矮平房,住户拥挤。家境较富裕者有效仿吴春贵在龚家宅另建新宅的。据1985年户籍资料显示,有门牌1―180号,在籍人口473人,最多的张姓112人。

 


相关评论

华夏吴氏网QQ交流群:85987924   站长QQ:116539779   吴氏网公众号:cwu2015     世界吴氏公众号: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