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散文

沾化吴氏   幸福的寻根之旅

时间:2020-01-29 22:04:59   作者:   来源:   阅读:11003   评论:0
内容摘要:沾化吴氏 幸福的寻根之旅幸福的寻根之旅――到祖先的故乡去之一 丁亥金秋,硕果累累;国庆节后,喜事连连。我《沾化吴氏族谱》第六次续修即将付梓之际,10月12日从利津传来消息,原居“柳河里小吴家”,在久觅不到,不得不列为“失续”的一支族人找到了,且人丁兴旺。他们现居“利津县明集乡孟家......

沾化吴氏   幸福的寻根之旅

幸福的寻根之旅
――到祖先的故乡去之一

    丁亥金秋,硕果累累;国庆节后,喜事连连。我《沾化吴氏族谱》第六次续修即将付梓之际,10月12日从利津传来消息,原居“柳河里小吴家”,在久觅不到,不得不列为“失续”的一支族人找到了,且人丁兴旺。他们现居“利津县明集乡孟家村”。事隔一天,我半年前发在互联网“平度论坛”上的帖子“沾化吴寻找平度(蓼兰)祖籍吴姓本家”有了确切的“跟帖”,说他的第一代就叫吴祥,现居“平度市蓼兰镇幸福村”,并留有电话、smn等联系方式。10月15日上班后,我从邮箱里看到他更为具体的来信,马上联系,果然他是我们始迁祖“宣”的弟弟“机”祖的后代,一股亲情油然而生。一个到祖先的故乡去拜访的想法也迫不及待地跳出了脑海。与族兄承志大哥一联系,还没等我说起此事,他先开口:“文峰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平度的‘根’找到了……”,话语中是无法掩饰的兴奋。木有本,水有源,溯根求源是传统美德,人更不能忘本,且祖先留有遗言。为了把过去几代人遍访未果的老家彻底搞清楚,为后世子孙不再对故乡“渺茫”,10月18日,我独自从济南踏上了远去平度的寻根之旅。
    从十几岁接触到家谱,平度一直是我怀想的地方。18岁的祖先从那里出走,沿渤海湾徒步600里,到沾化烽台李村被李翁“留赘于家”,由此安家落户、世代繁衍,如同一粒种子开花结果,子孙已遍布县内外、省内外,甚至美国、日本、加拿大。历代名人辈出,事迹、着述等载于各种文献,曾被称为名门望族。肯定有过幸福的日子,肯定有过欢乐的时刻,肯定有过自豪的经过,独在异乡,高兴了与谁举杯同醉?肯定有过磨难的时候,肯定有过想家的夜晚,肯定有过艰难的岁月,种种遭遇更与何人说?完全可以找个机会或借口带着后代回归平度,且“族居平度者数以书来讽使归”,但“以受李恩故谢不往”,因此才留下遗言“传语后世子孙即千百载勿迷故乡也”。由此可见,我们的始迁祖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其实,他的子孙中一直不乏“认祖归宗”的,六世祖汝为在明末中举之后就做家谱,记录先祖遗言,清初中进士后“朝复吴姓”,为先人树碑立传。九世祖继震等人也曾到平度等地寻宗访祖,因没有确定,在家谱上留下了“世系略而多缺不敢漫附于后”的慨叹。近代,也曾听说有族人在“挑沟挖河”的时候去平度访过,但都没能如愿……我也多次找机会想去平度看看,以前还专门借来大比例尺的平度县地形图查找河边吴姓村庄,心想只要有姓吴的在,应该会有蛛丝马迹,要是有文字记载,那就确定无疑。但是,由于四十年前的那场浩劫,家谱曾作为“四旧”被烧之毁之,印刷的量大还好说,要是手抄本,几乎全被付之一炬,希望太渺茫了。我目前手里有两本半“民国谱”,都是人丁部分,是族人文革后“抢”回来的。听十六世宪亭公说,民国二十四年的家谱是从济南印的,一共拉了两马车,至少200部,发谱时唱了三天大戏。知名作家开晋兄保存的一部复制的《沾化吴氏族谱》,就是他儿子留学时,从美国国会图书馆花巨资复印回来的。
身为沾化籍人,“根”能从外国查到。始祖生为平度州人,他的“根”到底是那村?我们这次续修家谱,是台湾的一个族姑出资,我有幸被吸收为编委会成员,肩负着一定的责任。因此,在新续家谱第一遍清样出来以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上网搜到“平度论坛”的网址,并于3月29日注册了“沾化老吴”网名,随后便在论坛各板块上发了“寻亲”的帖子:
    诸位平度的乡亲,您们好。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住在你们平度境内。据《沾化吴氏族谱》记载,始迁祖讳吴宣于明成化年间来自莱州府平度州蓼兰社。他弟弟叫吴机,父亲叫吴祥。上世有军功,明朝建立后重文轻武,宣祖没有世袭武职。后来因避无妄祸走到沾化地界,住了下来。子孙繁衍,曾是名门望族,现在已到二十三世。(吴宣在平度是第五世,现在平度应该在25-28世左右)。目前,沾化吴氏正在续修族谱,这是第六次。迫切需要知道祖先到底是那个村的?(据传说村子可能在一个河边),烦请平度的族人乡亲或热心人告知一声好吗?若有家谱最好,应该有记载的。先行谢过了!(后附本人邮箱)
接下来,很快有人跟帖,有的说是东吴家可能性大。有的说东吴家村后就是一条大河。有的说平度市兰底镇的吴家口,该村人杰地灵。一个网名“手指舞蹈”的说:寻根是国人的传统,你的事情就是大家的事情,肯定有人帮助你。邮箱里也收到了不少热心人的邮件。因此4月3日上午10点10分我跟帖:
    衷心感谢平度的乡亲啊!我的始世祖临终前曾有遗言“吾生为平度州人极不忘情传语后世子孙即千百载勿迷故乡也”。感谢以上提供信息者,我的邮箱里也收到3封信,提供线索。现在要紧的是能找到过去的族谱,上面肯定有记载,谁能帮我啊……谢谢!其实从我们沾化,后来也有许多人失续,但最后的记载是有的,比如迁某处,现居某处。
    6月17日,有人留言说西吴家的吴宝三可能知道,他现在是平度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对历史比较有研究,也是热心人,可以问问他。10月12日又有人留言说可以找找他,随后还留下了电话号码。后来,我电话打过去,的确很热心,只是他说他的祖先兄弟两个,一个是吴天祯,一个叫吴天祥,还说以后有空叙叙。一个7月21日注册的朋友则在10月14日凌晨1点18分留言:你说的那条河现在已经没有了,那是很早之前的事情,现在有一条新河了,在旧址的南面。随后才发现,他就是平度蓼兰幸福村的那位族人,在此之前不到一个小时的13日23点22分,他刚刚发了如下的帖子:
    请与我联系,我家有个族谱,每年过春节都要挂着的。第一代好象是叫吴祥来着……我爷爷是丰字辈,我爸爸是甲字辈,我的电话……,我家是蓼兰镇幸福村。
    10分钟后他又向我的邮箱里发来信件:
    你好:
    关于族谱,请与我联系吴晓楠
    我老家是蓼兰镇幸福村,我们村子旁边的河很久以前有条河,我爷爷是丰字辈,父亲是甲字辈,我家里有一副挂的族谱,我记得小时候跟爷爷一块看的时候祖先是叫吴祥,爷爷给我算的我大概是在25或者26代左右的样子,如果你看到此邮件请速与我联系,我爷爷(87周岁)现在身体不是很好,他了解我们家的事情最多,他是我们村子最老的辈分,速与我联系,可惜的是我老姑上个月刚刚去世,104岁了,很遗憾。
从此,让我的寻根之旅有了目的地。
    10月18日下午3时,我来到平度城。在这之前,我与这位自称吴晓楠的族人通过几次电话,也和老家的族兄承志说了好多。本来是想从沾化找一个族人同去,承志兄因忙于整理“柳河里小吴家”一支的最新资料和等待族姑国祯女士近两天从台湾飞临,无法脱身,其实我也不希望他再千里奔波,毕竟七十多岁的人了,腿脚行动不便,天天离不了药丸,近两年为续修家谱事无巨细,操碎了心。找别人吧,正好有事离不开。我10月25日要去贵州开会,至少一周时间。回来不久,就要回沾化为始迁祖墓立碑,因为农历十月一日是传统的祭祖扫墓的日子,我们要赶在这一天。另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到平度找到了老家,立碑时想请他们过来几个人当代表,也算是500年来的骨肉团聚吧,既可告慰先人,又能昭示子孙。因此作为“探路者”,我带上两本复制的族谱家传,背上相机、电脑就出发了。
    到达平度后,我先按照承志兄的安排去买了一些礼物,游子归乡,总应该有所表示的,再说按吴晓楠的确切说法,从祥祖算起,他是第十七世,这样说来他应该是我的长辈。他还说,现在全家住在平度开发区,是自己的工厂。因此经过指点,我4点左右走进了位于平度青岛东路60号的“青岛金广泉铸业有限公司”的大门。当时,吴晓楠正外出,接待我的是他的母亲。见我提着东西下来,这位50岁左右的奶奶说了一句,来可别花钱,都到家了,让我一下子有了亲切的感觉。
    坐下来,奶奶便提到了吴祥、吴宣、吴机的名字。说过去每年正月初一早上拜年,老人们总爱对着“影”说起吴宣去了沾化。她每每见到沾化的人也总爱打听一番,前几天还问过一个沾化来卖蜜的。吴晓楠那天晚上上网,突然看到了我的帖子,高兴地都跳了起来,忙喊醒已经睡着的母亲去打问,得到肯定后,马上在网上留言,并立刻给远在青岛的姐姐打电话,告诉这一喜讯。由于我没在帖子上留联系电话,晓楠马上上网查询,键入“沾化吴”后,查到了一个卖冬枣的,叫吴永正,留有联系方式。他马上打电话过去,但没通,因为当时已过了半夜。第二天联系上了,就那么巧,也许是祖先冥冥之中祖先的保佑吧,原来永正就住在大高镇大高村,是承志大哥院中的一个孙子,十九世。永正把承志大哥的电话告诉了他,晓楠又把电话打过来,并对照了一些细节,才有了开头“我们平度的‘根’找到了”的说法。
    半个小时后,晓楠的父亲甲忠爷爷回来了。提起宣祖,他说,过去一辈辈传下来那么一句话,说是二支上“叫人家招了去,捐了‘郎中’”,至于‘郎中’是哪两个字,他也说不清,好像是‘驸马’的意思。看来宣祖的确是到了一个富裕人家,可见当时的“上世有军功,世袭武职”日子却过的也很平常。我拿出家谱,细读有关宣祖的事略,他们听得非常认真。我问这边的家谱,他说过去有两本,现在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他家还保存着一挂“影”,过去放在专门的“影房”里供人参拜。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来翻,是他父亲偷偷地藏到草屋里,有点受潮,但还很完整。据说祥祖有弟兄五个,都不埋在一处。他们以前的坟茔很大,坟上有3棵高大的白杨树,离老远就能听到树叶哗哗的响声。说到两边的联系,他说听老人讲,沾化那边有人在京里做官,回来祭祖,被离此5里远的西吴家截住了,没再往里来,也没有看到这个“影”,当时这边也不知道,后来从西吴家传出此事。或许,这段话正好可以验证继震祖的迷惑。奶奶还说,这边从前没有多少文化人,从他家开始,两个孩子都是大学生。女儿上的是镇江船舶学院,儿子晓楠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学的是国际商务……6点15分,晓楠回来了,原来是一个阳光的大男孩,只有24岁,为帮父亲打理几处产业,一毕业就回到了平度,白天在几个厂子里跑,晚上从网上与国外联系业务。
    晚饭是到城里的“小粥仙”饭店吃的,晓楠开车拉着我们,不去不愿意,说是好不容易联系上了,应该庆贺一下。路上和饭桌上,始终谈论着吴氏家族的话题,并且回忆起了许多传说的细节,比如因为偶尔买下了一批牲口发了家的先人,他的腿上有龙爪图案;还有一个“败家”的爷爷,赌钱输掉了60亩地,大年三十用抬筐往外抬洋钱;再是街上有一个“懒水井”,大年夜常有“圣虫”叫唤,昭示着家业昌盛。我问“圣虫”是什么,她说是一种吉祥物,放到碗里能引来财宝。奶奶似乎比爷爷知道的更多,她说是以前听活了103岁的姑姑说的,可惜这位老人十几天前才刚刚去世,她最了解吴家的历史。晓楠说他很少上论坛,10月13日上去时,刚好看到了刚刚被人置顶的那条帖子。奶奶还幽默的说了一句近年较流行的文艺小品的话――“缘分呐!”
    回来的路上,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如同是一个久别的游子回到了故乡,见到了父母之邦,激动的掉下了眼泪。雨越下越大,晓楠要开车去乡下送刚刚下班的工人,我陪同前往,转了40多公里,回来已经11点多。本想去蓼兰老家去住,天太晚,只好住在厂里。
酒喝多了,心都醉了。
    10月19日,九九重阳节,阳光灿烂。早饭后,随甲忠爷爷开车回老家蓼兰。临行时喊醒还在睡觉的晓楠,照了两张相片做纪念。
    车过平度,很快拐上高(密)平(度)公路,两旁的绿树夹道相迎,四周的田野一片金黄。我环顾四周,想象着年轻的祖先背着行囊从眼前匆匆走过的样子,甚至把从电影电视上看到的有关明朝人的装束拿来套用,见到乡路,似乎听到他急匆匆的脚步,看到河流,似乎看到他涉水的身影。进入蓼兰地界,爷爷先去他的两个厂子看看,后开车沿河边来到镇子南边的一排房子前。他说,这是一条新河,也叫蓼兰河,是1964年才挖的。老的蓼兰河冲积出大量的土地,都很肥沃,种什么长什么。以前这里叫西南屯,也叫西南门,当时有圩子嘛,解放后,蓼兰划了5个自然村,这里便叫了幸福村。
这时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的祖先是从幸福之地出走的啊!
    下车来,走进一户农家,原来这是甲忠爷爷二哥的家。兄弟四人,他是老小。其88岁的老父亲就住在这里,据说昨天他老人家还突然休克了一次。我急急地走进屋里,拉起老人的手,毕恭毕敬地喊了一声爷爷。话一出口,看着老人的脸,心里竟泛起一种莫名的滋味。也许,这是宣祖离开故乡,他的子孙第一次走进家门,这段路太长了,竟然走了500多年。也许是老人有些上了年纪,也许是老人有些激动,他说起了年轻时“打差”给八路军抬担架,曾路过沾化,住在姓吴的家里,待他非常好,到现在整整60年了。他还说,,原弟兄五个,出去俩,大的去了东北,二支上了沾化,其他三个在家,现在就剩下我爷爷这一支。后来,沾化有了做官的,来信让西边姓吴的截了去,那时这边穷,他那边有财主。东吴家也是口天吴,但连不上堆。我们和杨家顶子、滑溪头是一家。他安排甲忠爷爷去找吴甲轩(音),说他知道家谱的事。问起“影”有多少年了,他说不记得了。他还说,现在二三十岁的没人知道过去的事了,都不重视了,多亏了我藏起了这个“影”。他还说,我们是从小云南背着手,绑来的,小拇脚指头都是两层……我要走时,老人直意站起来,说:家去捎信,说家里都好。由于没看到文字资料,我将信将疑地离开老人,随甲忠爷爷去他家中看“影”。
    车子在村子里拐了俩弯,路上堆满了黄灿灿的玉米和胖嘟噜的花生。路过一片杂草丛生之地,爷爷说这就是老的蓼兰河。不久,车又拐到一条土路上,两边的房子新旧参差。下车后,他马上去找家谱,没找到人。回到家便取出“影”来让我观看。原来,这就是晓楠说说的“挂谱”,宽有一米,卷在一个草帘子里,展开后有近两米长,装裱的非常好。上面彩绘着两位慈祥的老人,中间写着“三代宗亲”四个金字。在靠上面的一行右边,我见到了“始祖祥杨氏”字样,在左边看到了“二世祖宣出居沾化机綦氏”字样。旁边依次是三世、四世、五世、六世对称分布。宣祖出生在这里是确定无疑了。从挂谱的辈分推算,甲忠爷爷应该是十六世,相当于沾化十五世,叫爷爷也是确定无疑。我连忙打通承志大哥的电话,向他汇报我的所见:挂谱上面标的是“时思堂”,两边有一幅金字的小楷对联,上联是克勤克俭念祖宗之创垂千秋犹在,下联为报德报功观子孙其承祀万古维新。祥祖、宣祖、机祖的名字赫然在上……有报功二字,应该暗合世代有军功一说。承志兄建议我还是找家谱看看,搞清楚我们到底来自哪里?看到我兴奋的样子,甲忠爷爷似乎也被感染,直说这里是老家没错了吧?!我连连点头。
    随后,我又和甲忠爷爷出来。他指了指路旁说,“懒水井”就在这里,最近被填埋了。接着又随他去找可能保存有家谱的老人,但都锁着门。在街上,我发现了几处老房子,有的已经残破不堪,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一个破败的门洞里,我还意外的见到了一个高悬的抬筐,密密的藤条写满沧桑。我还注意到,这里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贴着对联,甲忠爷爷家写的是“福聚宝地,财发贵门”。其他的有“发家生财地、堆金积玉门”“天赐平安福,地生富贵财”“宝地生金,福门进财”。
    是的,这里是块宝地,这是我祖先的故乡。通过互联网,我找到了过去几代人未有找到的老家。但我还要感谢文字,是他的记录让我的查找有案可稽。
    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和故乡的亲人告别,答应他以后来送一套新修的《沾化吴氏族谱》,由于走的仓促,竟忘了让他在我的本子上写几个字,算作留念。好在我照了不少照片,最后一张是一个竖在墙边的老石碾盘和一个碌碡。我想,也许它们见过我的宣祖。
    离开平度的次日,我在平度论坛又发了以下消息:
    敬告关心我们沾化吴氏寻平度老家的朋友们,现在老家已经找到了,在蓼兰镇的幸福村。我前天下午到的平度,昨天上午去的幸福村,听一位88岁的老人讲了过去,并查看了侥幸逃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保留下来的“影”――挂谱――我们沾化叫“家堂轴(发zhu音)子”,清清楚楚看到了写着“始祖祥、杨氏,二世祖宣出居沾化,机、綦氏”一直到十五氏凤字辈。“影”已排满,说是“封影”好多年了。据说有一部手抄的家谱,因时间关系没有打听到……带领我去的甲忠爷爷跑了好几趟,但愿以后能看到谱上的序言,因为那上面应该有我们具体的来处,现在88岁的老人说来自小云南,我们家谱记载世代有军功――感谢平度,感谢祖籍的族人和朋友们。这个寻亲之路艰难而又荣幸,因为已经离开这里500多年了,荣幸的是有网络帮忙,有年轻的晓楠叔叔的爱心……沾化吴氏将永远记住平度。以后我会来的,看看祖先生活过的地方!!
不久,就有一位网名老农的人跟帖:幸福村姓吴的没几家,如果真是,那可太巧了!
    常言道,无巧不成书。我倒觉得,是一脉相承的血缘,让我们彼此挂牵;是割舍不断的亲情,让我们从此相逢;是国泰民安的盛世,让我们团圆的如此顺利。
     走出幸福村,我一脸的幸福!

二零零七年季秋


相关评论

华夏吴氏网QQ交流群:85987924   站长QQ:116539779   吴氏网公众号:cwu2015     世界吴氏公众号: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