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论文

略论无锡对运河历史文化发展的贡献

时间:2020-03-13 22:24:33   作者:王 健   来源:吴建东供稿   阅读:167   评论:0
内容摘要:略论无锡对运河历史文化发展的贡献王 健 提 要:作为大运河重要节点城市,无锡在中国运河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作出过许多重要贡献。太伯奔吴到泰伯渎开凿的传说,可能是中国运河历史的开端。吴国与运河发展关系密切,阖闾城等基础问题需要继续研究。明清无锡县依托大运河在经济文化上均有鲜明特色......

略论无锡对运河历史文化发展的贡献

王 健

略论无锡对运河历史文化发展的贡献

提 要作为大运河重要节点城市,无锡在中国运河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作出过许多重要贡献。太伯奔吴到泰伯渎开凿的传说,可能是中国运河历史的开端。吴国与运河发展关系密切,阖闾城等基础问题需要继续研究。明清无锡县依托大运河在经济文化上均有鲜明特色。近代,大运河沿线城市出现不同程度衰落,江南运河中心城市苏州、杭州一蹶不振,上海成为新的中心,无锡异军突起,成为民国时期著名工商业城市。同时,还涌现出在运河复兴过程中有过重要贡献的人物,值得发掘,讲好运河故事。

关键词大运河 历史文化 无锡 贡献

城市,是文明的创造物,集人类智慧之大成。在中国运河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沿线城镇应运而生,沿岸民众枕河而居,舟楫之利,交通之便,商铺店家栉比鳞次,南来北往的山海货物,汇聚四面财富,迎来八方宾客,大运河将流动的文化与地域文化串联沟通,共同塑造了各具特色的运河文化。作为枢纽节点的各个运河城市,见证了大运河兴衰起伏,对大运河多元一体历史文化的演进作出了贡献,赢得了地位,无锡也是这样一座运河名城。

一、传说中的太伯渎,可能是中国运河历史的开端

中国最早的运河在哪里开凿?早年史念海先生著有《中国的运河》,指出楚国的运河开凿是最早的,楚庄王(前613~前591)时,楚令尹孙叔敖主持开凿了沟通江、汉的“荆汉运河”和联系江、淮的“巢肥运河”。据说孙叔敖引发源于湖北荆山南流入长江的沮水,与发源于郢都(今湖北荆州北)附近北流入汉水的扬水相接,使长江中游的干、支流荆江与汉水在郢都附近得以沟通,故称“荆汉运河”,或“江汉运河”。这样,就将楚都江陵与宜都沟通起来,实际上就打通了长江和汉水。(1) 有学者认为江南运河开凿比邗沟更早,吴王阖闾建大城,开护城河,就是最早的运河。从吴大城经由运河通往长江,之后才有夫差开凿邗沟。但阖闾大城的地点至今没有定论。也有学者认为常州的运河是江南运河最早河段,因为在镇江口岸出现之前,这里是通江达海的捷径。也有说伍子胥开凿的胥河比邗沟早20年,应是最早的运河。上述说法各异,文献先后不一,越是后来的资料越丰富,所传说的时代就越早,有的文献甚至是明清之后的地方志文献,这对研究先秦历史的学术价值不高。就中国“大运河”的开凿历史和意义,就传世文献记载的可靠性而言,邗沟的记载最早、最可靠。这一方面是因为《左传》

有明确的记载,文献价值大大高于其他有关于运河的记载。另一方面,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城邗,沟通江淮”。其意义在于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沟通,进而通过泗水北上,通过开凿商鲁间的运河“菏水”,沟通济水,再联结黄河,这样就将河、济、淮、江“四渎”沟通,真正起到了沟通南北的作用。在邗沟开通之前,即便有区域内的运河,如楚国的运河,吴国的运河、越国的运河,线路与后来的大运河并不一致,也都不具有沟通整个南北的意义。吴国北上中原,还是要由长江转沿海,溯古淮河口(今江苏响水云梯关)到达泗水口,之后北上。或由陆路交通,如《左传》中记载的善道(善稻)等线路北上,没有直达的水路。

我们肯定邗沟的意义,是不是就不重视邗沟之前的运河历史呢?也不是,毕竟这是中国古运河发展历史的一部分,属于吴国内部局部的、区域性运河的历史,没有这些运河的开通,也很难一下子就达到邗沟那样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水平。况且,在开凿邗沟之前,吴国的交通线路并非走江南运河北出江海之间前往广陵,而是走西线。直到邗沟开凿,成为跨区域的运河,大运河的作用才显现出来。中国运河的历史,与中国大运河的历史不能完全等同,大运河的历史有一个发展过程。就像中国是由区域、局部的统一走全国的统一一样,运河也是由局部、区域,走向全国性的运河,隋炀帝开运河,以洛阳为中心的全国性运河体系最终形成。当然,初始的运河也很重要,广义上讲,也是大运河历史的一部分。

那么,传说中中国最早的运河在哪里?从目前来看,应该是传说的“太伯渎”,其始发地应该在无锡。有学者据此认为中国运河有三千年的历史。太伯渎又称伯渎河、伯渎港。笔者曾撰文,论述泰伯开运河传说的可能性和可信性。(2) 虽然记载此事的文献出现比较晚,属唐宋人的追溯,但在商周之际,在水网密布的江南,开凿一条港渎沟通自然河道,形成数十公里的运河,为农业生产和出行所用,也是有可能的。只是这样的运河,还不具有跨区域的文化融合意义。最近在无锡梅村工地有考古新发掘,根据媒体报道和笔者现场观察,太伯渎岸边有古文化遗存,说明这条河附近早就有人类活动,古人在此开通河道,引水或舟楫完全有可能。据了解,这个考古遗址经过专家鉴定,属于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这是江南地区运河及其文化的滥觞。

二、吴国吴地与运河关系密切,无锡是吴文化重要的发祥地

吴地,是历史上吴国稳定疆域之所在,主要在今太湖周边地区,东到上海,南到钱塘江与越国错综交汇,北到江淮。这个区域是今天人们羡称的江南的核心地区。吴地文化应是江南文化的主体部分。吴地文化,可分为吴国之前的先吴文化、吴国文化和吴国灭亡后的吴地文化三个时期。考古学界以吴国文化为吴文化,是为狭义的吴文化,而吴地文化应是广义的吴文化。所以,学术界也将吴地的文化称为吴地文化。然而,吴地特别是吴国历史文化研究中有许多史实至今仍然没有搞清楚,需要加强基础研究。例如,吴国文化的起源和吴国发展线路、都城迁徙等都有很大的争论。最早的吴在哪里?吴国都城的迁徙线路怎样,目前还没有弄清楚。吴人最早从陕西周原东迁,进入江苏境内后有宁镇说、镇江说、无锡说。我们肯定无锡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主要是根据《史记》等文献记载的“太伯奔吴”,唐人注释的这个吴在江南梅里,即今无锡梅村。这可能是吴人在江南的最早聚集中心,周人一路“奔”吴,并非一定要一个点一个点地建立据点,而可以直接到心目中的那个“吴”,再返过来扩展到宁镇。就像后来周灭商,商箕子奔朝鲜,沿途并没有一站站停歇。周公东征,商奄之人南下,也是直接到了淹城(今常州)一带。所以,认为太伯奔吴一定要先经宁镇再到太湖的说法并没有充分的根据。现在许多吴国文化的重要考古遗址在宁镇地区,但都在太伯奔吴之后。而吴王阖闾建立的吴国都城(吴大城)在哪里,有无锡阖闾城说、苏州木渎说和今苏州城说等,说法不一,相互排斥。吴文化考古与文献如何契合是核心问题。我们不妨换个思路,既然吴国与运河的关系密切,在吴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运河开凿是一个重要线索。我们以为,确定泰伯奔吴的地点,太伯渎应是一个有力支撑,吴国都城的发展线路,太伯渎沿线应是一个很重要的考察方向,胥河等也可以考虑。早期国家的都城可能不是一个,军事性的都城与政治性都城是可以分开的。像阖闾城、木渎城等,可能与防御越国和进攻楚国有直接关系,属于军事性都城。这一点,顾颉刚曾经与侯仁之讨论过这个问题。(3) 今苏州城是吴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最大的都城。现在学界应该加强考古的发掘和资料整理,尽快拿出梅村泰伯河考古发掘简报。

吴国地处江南水网地带,地势低平,水道纵横交错,沟通四面八方,甚至水路多于陆路,没有舟楫,寸步难行。开凿运河沟通无序繁多的河道,能起到纲举目张的目的。吴地是江南的核心地带,古代的江南河道密布,纵横交错,湖泊荡港汊四通八达,如果没有运河为主轴,分不清东西南北。一入水道,即如陷入八卦迷魂阵一般。顾颉刚引清人吴养浩语:“吴江乃江、浙之要冲也,东南有事,水陆之师所必由焉。北通常、润,南接嘉、湖,西环具区。东贯三江,湖港万派,茭芦丛密,中惟一塘以贯南北,其外则举足皆河,苟无舟楫乡道,则荒丘侧岸,细港深泥,一入其中,东西莫辨。”(4) 泰伯到了江南,水道纵横,湖泊众多,陆路难觅,开凿一条向外发展的运河实在是非常必需的。

邗沟沟通江淮的意义在于可以跨江越淮,与泗水相连,通过泗水再与济水、黄河沟通,逐鹿中原,争霸黄池,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相传胥河是伍子胥开凿的,但实际上,伍子胥奔吴就是沿着胥河即濑水(溧水)而来的,这条河是一条古老的自然河流,可能在吴国征伐楚国时,为了方便舟楫航运,进行了疏浚拓展,打通了没有通行的节点,如茅山高岗地带。吴国在打到楚国时开凿运河,说明吴国有开凿运河的传统,军事立国,长途作战,需要水运作为后勤保障。阖闾城遗址,从地理位置看,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正处在太湖西岸,江南运河与胥河之间,左右逢源,可向两个方向北上发展。早在楚共王七年(前 584)吴始伐楚、伐巢、伐徐,从此吴楚两国长期交战达百年之久。吴国以水军见长,水师溯淮河西进,南下汉江平原,楚昭王十年(前 506),吴王伐楚,溯淮河西上,舍舟淮汭,会蔡、唐二国之师,取道豫章西进,与楚师对峙于汉水两岸。决战于柏举,楚师大败,吴王攻入郢都(今湖北江陵),相传吴国曾开凿过河道用于军事目的,或是疏浚利用楚国原有河道。顾颉刚《苏州史志笔记·从吴江水道可知阖庐奠都苏州之理由》条说:前年侯仁之君来沪,渠尚初次到江南,询予当年吴都何以不在无锡而在苏州,以无锡有险可守而苏州则无之也。予答之曰:“阖闾徙都苏州,当为对越,越人北侵,道由太湖,徙都苏州,则洞庭东、西两山为门户,便于防守,所谓置国都于国防前线也。”无锡常州一带,正扼守太湖往长江一线的两条水路交通线上,一条就是《越绝书·吴地传》中的吴古故水道(后来的江南运河线路),在其北。这条水道中,有太伯渎的基础。另一条是从太湖逾茅山沿胥河一线出水阳江往芜湖长江的水道,《汉书·地理志上》中的古中江线路,芜湖:“中江出西南,东至阳羡入海,扬州川”。常州无锡间的阖闾城应扼守这条水道。夫差灭邗国,城邗沟通江淮,形成直达江淮的南北水道,为中国大运河奠定了基础。

三、作为典型的运河城市,无锡经济文化特色鲜明

作为典型的运河城市,古代无锡在城市形成与发展,经济文化发展、人文等方面的贡献很大。大运河沿线城镇应运而生,特别是江南运河城市形制与河道变迁关系密切,这一点,江南运河城市如常州、苏州、嘉兴、杭州,各自都有自己的特色。现在无锡明清河道穿城而过,保存着比较古朴的运河风貌。20065月全国政协组织考察京杭大运河时,南长街清名桥段被罗哲文先生称其为“大运河最精彩、最繁华、最令人怦然心动之处”。甚至有委员称无锡古运河为“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5) 其实,这样的运河景观,在江浙并不是唯一的,至少许多古镇还保存着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临水而聚居的生活景观。但至少可以说明,在地级城市市区段许多古运河风貌消失之后,无锡南长街清名桥一段古运河在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中具有独特价值。尤其是近代工业遗产分布于其中,反映了古今经济文化的传承延续。梁溪河沟通太湖与运河,对无锡有特殊意义,有人称之为无锡的母亲河。无锡文化的脉络与梁溪河密切相关,惠山及其山下的惠山古镇,天下第二泉、寄畅园等文化地标,代表了明清以来运河文化的精华。

无锡在历史上是常州府的望县,农业及副业发达,水运串联,四通八达。素有“米码头”“布码头”之称。人文荟萃,东林书院对开启江南理学有特殊贡献。明代东林党人在此读书讲学,议论朝政,成为在野士官员大夫的聚集地点,体现了古代士大夫心系天下的入世传统和政治情怀。无锡教育发达,人才辈出,巍科人才、教育名家、济世达人等层出不穷,这些为近代的经济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明清的无锡,只是常州府下的一个比较发达的江南县城,受县级城市地位的影响,局限性大。其知名度在运河沿线很不突出,远不如苏州、扬州、淮安重要,甚至比不上常州、镇江的地位重要,枢纽作用不太突出。历史上许多的记载,船到无锡,虽然也会停顿一下,或到惠山和二泉看看,但也属于一带而过,不像苏州、杭州、镇江那样的运河重要枢纽城市,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明清时期,无锡与江南其他城市一样,经济比较发达,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米市”“米码头”“布码头”,有许多水道联系周边的城市,如江阴、宜兴等地。我们看到,在日本僧人成寻的记载中,从江南运河可以直接有水道前往宜兴,游览善卷洞等。徐霞客当年从江阴家乡乘船,经由无锡前往浙江游历。这些丰富的水道,为近代无锡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米市提供交通便利。从无锡采办漕米,转运至上海,再海运到北方。

当然,无锡与江南最大的工商城市苏州相比,与府治重地常州相比,还是有所逊色。也正因如此,无锡在后来的战乱中破坏也相对较小,古运河的风貌也保存得较好。城市形制与运河河道互动变化,枕河人家,小桥流水,都保存着古朴特色。

四、近代大运河沿线城市的衰落,无锡不衰反盛成为重要特例

近代以后,由于黄河改道,大运河中断,连续的战乱造成大运河沿线城市的急剧衰落,特别是长江以北运河城市更加明显。有学者专门对衰落城市进行专题研究,有“大运河交 通运输功能的弱化与沿岸城市衰落”一节,认为“明清时期形成的大运河沿岸经济型城市带,其中主要的城市有通州、直沽(天津)、沧州、德州、临清、东昌(聊城)、济宁、徐州(明万历以后已不在运河航线上)、清江浦(淮阴)、淮安、扬州、镇江、无锡、常州、苏州、嘉兴、杭州等等。这些城市都曾经是明清时期漕运的重要码头,它们得益于大运河交通运输的繁盛,成为这一时期明显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商品贸易中心城市。”(6) 然而,清后期,特别是近代以后,许多城市衰落严重。其中就有长江以北的静海、德州、临清、武城、济宁、淮阴、淮安、高邮、扬州以及长江以南的镇江等运河城市都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出现衰落。究其原因,一是漕政腐败、黄河决口堵塞大运河以及太平天国战争的影响。二是海运兴,河漕废止。三是铁路运输兴起。从而“结束了大运河作为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历史”(7)。江南运河城市中,与辉煌的古代相比,苏州、杭州等衰落明显。过去苏州是整个江南经济的枢纽中心,南

宋以后,杭州成为都城,也是南部中国的水路中心。元统一后,重开大运河,裁弯取直,但并没有真正通航,漕运走海路,依江临海的太仓刘家港成了海运中心和国际码头,有“六国码头”之称。明初永乐、宣德年间,持续 30余年的郑和七下西洋盛举,庞大的船队就是从这里起航。这是因为,刘家港依托了娄江,有著名的至和塘,从太仓经昆山水路直达苏州。这个时候,苏州已经成为太湖流域水路的中心。上海则是苏州的沿海边缘地带。“上海之有榷关,始于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关使者初至松,驻扎漴阙,后因公廨窄陋,移驻邑城。往来海舶,俱入黄浦编号。海外百货俱集,然皆运至吴门发贩。海邑之民,殊无甚利,惟邑商有愿行货海外者,较远人颇便。大概商于浙、闽及日本者居多。据归商述日本有长耆岛者,去其国都尚二千余里,诸番国货舶俱在此贸易,不得入其都。岛上居民,华夷杂处,格物者多利比中国,不能倍价。”(8) 康熙解除海禁之后,上海的海船贩货都要运苏州集散再贩运到其他地方,因为苏州是水运的中心,也是商贸最发达的地方。海外贸易在民间有一定发展。但对货物有所限制,“凡奇技淫巧,市俱有禁,惟必需之物方收,若细帛书籍尤易售,严禁西洋货及画像,携入者必置重典。(9) 对西洋货物严格控制,走私要判重罪处罚。然而,即便是东南沿海的宁波,也是以苏州为中心的。鸦片战争后不久到宁波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回忆说,宁波的银铜价格是由苏州决定的。“刚到宁波不久的时候,有一次我偶尔来到浮桥附近的一条街上。那儿挤满了一群情绪激动的人,他们发疯似的大叫大喊并且打着手势。我以为是遇上了骚乱,便转身问别人在这儿的吵闹究竟是为了什么,此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来到期货交易所。交易都是口头完成的,一旦交易完成,双方便握一下手,然后退到旁边去完成交易的细节。当时正在进行的是用西班牙银元兑换铜钱的交易,其牌价是从两百英里之外的苏州用信鸽带过来的。眼前那熙熙攘攘的场面使我清晰地回想起巴黎证券交易所那震耳欲聋的嘈杂声。”(10) 宁波的钱庄业一向发达,但仍然要看苏州的脸色。收购生丝及鸦片贸易所谓的“苏州制度”,就是宁波商人杨坊为怡和洋行设计的。

上海开埠之后,“19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虽然外国船舶已纷至沓来,然而,东南沿海航线上,还没有形成以上海为聚汇点的南中国海航运网络,相反一度还出现过以广州(香港)为聚汇点的东南沿海网络。”(11)1857年后,凭借广大的腹地,丝、茶等出口和鸦片贸易才转移到上海。沿海的宁波,开始唯上海马首是瞻。上海成为中心之后,宁波近水楼台,很快便转向上海,这其中交通便利起了积极作用,海路、陆路和水路多种交通方式。“以上海为聚汇点的东南沿海航运网络,终于在19世纪60年代初基本形成,上海沿海航运业的南翼——东南沿海航运网络,率先步入近代化进程。”(12)苏州的衰落,有太平天国战争、上海兴起等重要原因,大量人口损失,或移民上海,带走了人才和资金。而无锡则逆势而上,在战乱之后逐渐恢复,成功转型为新兴的工商城市,赢得“小上海”之美誉。无锡兴盛原因何在?古代苏州是江南的水运中心,经济基础、发展水

平都大大高于无锡。近代上海武开埠,逐步成为中国第一大工商港口城市,苏州在地缘上靠上海更近,为什么一蹶不振?现在很多人说无锡的兴起是由于距离上海近,水运方便,这的确是事实,但与苏州相比,这个观点就没有说服力了,苏州距离上海更近。我们需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做更深层次的思考。当长江以北大运河沿线城市因漕运式微而出现全面衰退,江南运河沿岸因战争及上海兴起而发生剧烈变化,过去苏州政治地位高,江苏布政使司驻在苏州,苏州相当于省会,无锡只是常州或苏州的属县。现在苏州衰落,无锡反而起来了。民国定都南京后,镇江成为江苏省会,苏州地位下降,无锡虽是县,但工业化程度高,城市人口比重高,经济地位比苏州高。其距离首都、省会和上海的距离都适中。苏州、杭州等衰落了,无锡却由一个县城变成了江南运河沿线最重要的工商城市,民国时期,无锡工商业全国经济排名第5位,是著名的制造业基地。

实际上,苏州与无锡早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城市风格。晚清和民国以后,上海兴起,苏州已经丧失了明清时期最发达工商业城市的地位,人才资金往上海转移,与宁波构成为上海发展较为重要的两股力量。苏州本地则在战乱之后缓慢恢复之中,传承过去的商业消费发达、园林景观多、适宜休闲居住的城市风格,成为文人雅士咸聚、遗老遗少落脚、达官贵人隐居的优渥生活之地。无锡本身就是一个县城,非政治、文化中心,经济有基础和冲力。漕粮海运,转而在无锡采办粮食,近代米市形成,极大刺激了无锡的经济发展。民国以后,无锡民族工业得到长足发展,迅速成为一个工商业发达的新兴城市。

1925年,史学家王桐龄先生对无锡的观察,曾在“县城临沪宁铁路,西南接运河,南通太湖,交通甚便,商业极为繁盛,为江苏南部之中心点。”“无锡饭店为当地第一大旅馆,在无锡

县城北门外,运河畔,通运桥堍,北距车站不及半里。西滨运河,交通极便。房屋高大,床铺洁净,无臭虫、蚊子来骚扰。其三层楼甚高,屋顶可以远眺,饭店规则,禁止流娼往来,秩序较为整齐。”(13)按:住当时无锡最好的饭店,三层楼房建筑,床铺洁净,无臭虫、蚊子骚扰,这是非常难得的,作者所到之处,几乎都被臭虫、蚊子、跳蚤等困扰。无锡饭店还禁止流娼活动,更是少见。这说明虽然只是县城,但无锡的文明程度比较高。他将无锡与苏州街上的精神风貌加以比较:“无锡茶馆之繁盛略等于苏州,街上熙来攘往之人甚多,神气总觉比苏州街上之人忙碌,盖苏州多流览山水之游客,无锡多买卖货物之商人也。街上女子不多见,时髦妆饰之女子尤不多见,盖苏州街上所见多妓女,无锡街上所遇者多工女也。妆式渐趋旧式,缠足者多,穿上海式之短衣者甚少。”(14) 民国时期的苏州是古老山水园林城市、商业消费城市,无锡是新兴工商城市、谋生活的地方,故两地风格迥然不同。无锡在大运河文化发展中最突出的创造是什么?应该主要是晚清民国时期民族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这个情况,在运河沿线其他城市表现得没有无锡突出,这种价值,上承江南明清工商业的发展,下延近代西方资本的进入、上海的兴起所带来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晚清民国,由此一路带来的变化,甚至后来的乡镇企业、农村改革、工业化都与此有关,影响深远。

为什么是无锡而不是苏州成为江南地区上海之外民族工商业的一个重要发祥地?如果说水路交通便利是一个重要原因,苏州距离上海更近,交通更加方便。其实,到了近代,两个地方人的精神状态已经不太一样,苏州没有无锡积极进取的精气神。无锡自古为县,政治限制相对小,战乱的影响也小。太平天国进攻苏南后,苏州精英向上海流动。而民国前后无锡精英在上海发达后反哺乡梓,杨、周、薛、唐(唐)、荣等几个大民族工商业资本财团家族对无锡近代辉煌作出重要贡献,无锡运河沿岸成了这些工业集团的发达地。(15) 至今,还可以看到许多工业遗产陈列在运河(包括梁溪河)沿岸。

五、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运河沿岸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苏南模式的重要原创地

1953年后,无锡成了地级市,与苏州平起平坐。行政区地位的提升,对无锡的发展起了重要原因。无锡县曾经号称“华夏第一县”,“四千四万”精神使无锡继晚清民国之后,再次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先行者。乡镇企业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已经枝繁叶茂,成为无锡经济的中坚。无锡县有着华夏第一县的美名,乡镇企业占据半壁江山。至今,江阴的上市公司在全国县级市中名列前茅。究其原因,四通八达的水运优势在乡镇企业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大运河沟通着全国十三个省市区的水运联系,辐射范围广大。廉价水路运输着大量的原材料和工业制品。像过去无锡县的玉祁、洛社、前洲、堰桥、钱桥、严桥等,都是著名的运河乡镇。无锡大运河沟通上海等中心城市,另有支线运河通往太湖及其江阴、宜兴等地

的水路,构成发达的水运网络。这里是乡镇企业的重要发祥地,2006年以来笔者多次到无锡宜兴、江阴等地考察,苏南运河、锡澄运河、锡宜运河沿岸遍布乡镇企业,码头林立,船舶穿梭不息。钢铁、水泥、化工、建材等对水路依赖性大的企业,这与早年上海苏州河(吴淞江)沿岸因地近苏南,许多企业都与苏南乡镇企业有着密切联系,船只直达运输,物流成本低廉形成良性互动。苏南与上海的地缘优势凸显。

六、近代以来无锡涌现了几位对大运河有过贡献的人物

近代以来,大运河复兴中应该记住几位无锡人物:徐建寅(1845-1901),撰《游欧杂录》,曾建造轮船,总办山东机器局。公派到欧洲工作时记载国外运河船闸。胡雨人(1867-1928)著有《江淮水利笔记》,须恺(1900-1970)著有《运河与文明》《导淮问题》等著作。孙辅世(1900-2002),北洋大学土木系,美国康乃尔大学,太湖水利委员会,积极倡议提议整理运河工程。

徐建寅,无锡北塘区北山街道钱桥社区(今已合并到梁溪区)人,属地道的运河岸边生长的无锡人。他是近代著名科学家、翻译家徐寿之子,当过外交官,是著名的工程师、翻译家。光绪五年至六年间(1879-1880)曾考察德、英、法等欧洲国家,著名的北洋海军“镇远”舰、“定远”舰就是他亲自定购的。这两艘军舰曾经是北洋水师最先进的旗舰,日本对之极为恐惧,发誓要定购军舰,发展海军。徐建寅的游记记载了欧洲运河的情况。他曾受山东巡抚丁宝桢重用,在主办山东机器局,对山东运河情况十分了解,故能作中西运河比较。

1880年在法国时,看到法国运河上的现代船闸,并与山东运河船闸进行比较。“此河如中国山东之运河,每距一二十里即建一闸,制度与中国加同。惟每闸皆建于越河,作双闸,形如船坞。凡船自上游来者,衔开上闸,使坞中水满与上流相平;船入坞,即闭上闸而启下闸,使坞中水又与下流相平,即放船出坞。其自下过闸者反是。以水势之消长,为浮送之低昂。另有小门,时常启闭,以消水之抵力,此越河之闸也。其经流则另有滚水大坝,旱时蓄水使不浅,潦时泄水使不溢。故河内之水,无过满过浅之虞。每过一船,不过数分钟。较用盘车、绞关,省力多矣。”(16) 与我们的船闸相比,原理虽然相同,但动力已经有质的变化,缩短了过闸速度,仅几分钟就能通过。

在德国参观了运河上的双闸,大双石堤之上下两端,相距约七丈,各筑一闸。每闸皆以二户相合,闭紧时尚离直线约三尺。每户中各有小门,方尺许,以螺杆使启闭,泄水与上下游相平,以消抵力。“左右二水道各有铁横架,以靠平移之铁闸多个,比用短螺丝,令齿条上下,以开关之。每铁闸上有链条,绕过滑轮,悬重铁以平其重,使易于升降。每闸宽四尺,来水多则各闸齐开,来水少则闭之。是日见上、下游水高低悬八尺余,每二船并行,启闭一次祗五分时。仅用闸夫二人,绝不费力。”(17) 德国的航道与水闸分开,开闭闸室使用了滑轮装置,由齿轮咬合,升降自如,2米多的落差,启闭一次仅花费5分钟,人工也仅有两人,大大节省费用。这比中国传统船闸、水闸的绞关升降,用几十人协同或十余头牛拉力,效率提高不知多少倍。

对于这些进步,徐建寅非常佩服,但也认为,机械设备,“各件皆甚简便,中国易于伪造也。”“此闸全用木为之,另易于仿造也。”果然,“后来回国以后,他还拿出自己画的图纸,饬木匠做成一个双闸模型。这个模型,在《欧游杂录》出版时,还保存在他家的‘味莼园’中。”(18) 由此可知,作为工程技术专家,徐建寅的观感与一般的外交官、学者、商人等对国外运河的观感大不相同,一是详细描述所见所闻,二是与中国运河船闸比较,承认外国技术先进,三是绘制图纸,准备仿制。这正是那个时代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积极态度和消化吸收模仿的路数。

须恺,无锡庙港人,1915年考入刚刚建立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与嘉兴人汪胡桢同学。当时有特科(二年制专科)、本科(四年制)之分,汪为特科,须恺为本科。著名水利学家李仪祉刚从德国学习水利回国,受聘在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执教 7年。须恺和汪胡桢是李仪祉的两大得意门生。须恺毕业后赴美国留学,1924年夏自美国学成归国。李仪祉函召其至陕西,协助完成引泾工程设计。后兼任西北大学工科主任,李仪祉为该校校长。1928年,国民党建设委员会主席张静江请李仪祉到天津接收“顺直水利委员会”,李仪祉因事无法前往,就推荐须恺到天津接收。顺直水利委员会19183月成立,熊希龄任会长。委员六人,其中4 人为外国人。主要的测量处、工程处、会计处等,均由外国人领导。后来李仪祉到天津任华北水利委员会主席,须恺任技术长,相当于总工程师。后来在导淮委员会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是民国导淮计划的主要制定者。民国时期导淮与治运密切相关,汪胡桢也是导淮委员会的工程师,负责工程设计。后来担任运河整理工程会议总工程师,主持制定了运河工程计划。今天苏北运河上的几座民国时期建造的现代船闸,都是他们设计并主持建造的。(19)

胡雨人,不但是著名的教育家,而且是近代的水利学家,著有《江淮水利调查笔记》等著作,对运河作过亲身考察。胡家办的村前村小学,培养了大量人才。(20) 无锡堰桥胡和梅、胡雨人和“三胡”(胡敦复、胡刚复、胡明复)家族三代等与泗阳张相文张星烺父子的友谊,演绎着苏南苏北文化交流的生动故事。(21)

总之,无锡是大运河沿线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城市,在学习借鉴外来经验的同时,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路子。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可以做到以下几个融合:一是大运河文化与吴地文化的融合,吴地文化是江南特别是无锡的文化之基,泰伯是无锡的人文始祖,无锡曾长期打造吴地文化品牌,应该继续。二是大运河文化景观与太湖自然人文景观的融合。白天看太湖,领略自然景观为主的太湖美景,晚上游运河,逛南长,欣赏运河遗产文化,形成精品文化旅游线路。三是古运河遗产与新运河景观的融合。在保持古运河风貌的同时,充分利用无锡四改三新运河水岸景观,打造展现当代运河新景观。四是古代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近代工业遗产的融合,现代文明产业与古代文明对接融合。实体景观与互联网、

物联网等虚拟数字平台的融合,这是无锡的一个特色,可以应用到运河文化带建设上来。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五是文化研究与运河沿线人物的融合,讲好无锡运河故事。

〔作者简介:王健(1959—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

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历史学博士,

近年主要从事大运河历史文化研究。〕

略论无锡对运河历史文化发展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史念海著《中国的运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4月初版。

2)王健:《泰伯渎为中国最早运河的可信性探讨》,《江苏地方志》2011年第2期。

3)顾颉刚:《苏州史志笔记》,王煦华整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9-41页。

4)顾颉刚:《苏州史志笔记》,王煦华整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9页。

5)《江南水弄堂 运河绝版地 无锡清名桥古街区重现风华》(记者赵东川),《人民日报海

外版》2011225日。

6)何一民主编:《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巴蜀出版社2007年版,第370页。

7)何一民主编:《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巴蜀出版社2007年版,第373-379页。

- 27 -8)【清】叶梦珠撰,来新夏点校:《阅世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9)【清】叶梦珠撰,来新夏点校:《阅世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0)【美】丁韪良著:《花甲忆记——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沈弘、恽文捷、郝

田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11)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4册《晚清经济》(陈正书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0页。

12)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第4册《晚清经济》(陈正书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3-14页。

13)王桐龄:《江浙旅行记》,收入卢作孚等著:《乡愁东岸:东北江浙海南岛旅行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31页。

14)王桐龄:《江浙旅行记》,收入卢作孚等著:《乡愁东岸:东北江浙海南岛旅行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131页。

15)汤可可等编著:《工商华章》,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徐建寅:《欧游杂录》,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 1985 年版,第682页。

17)徐建寅:《欧游杂录》,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 1985 年版,第696-697页。

18)钟叔河:《欧游杂录序:一个技术专家的脚步》,徐建寅:《欧游杂录》,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5年版,第638-639页。

19)嘉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一代水工汪胡桢》,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7年版。

20)陆阳、胡杰主编:《胡雨人水利文集》,北京:线装书局2014年版。本文集分四个部分,辑一:调研,收录了《江淮水利调查笔记》;辑二:论著,收录了水利文章10余篇;辑三:论争,收录讨论文章16篇;辑四:其他。最后有3个附录,是关于胡雨人的事迹传略、简谱等。

21)《泗阳张沌谷居士年谱》,男星烺敬述,收入《南园丛稿》卷二十四,张相文:《民国丛书》第五编《南园丛稿》(上下),上海:上海书店1929年版,影印《民国丛书》本


相关评论

华夏吴氏网QQ交流群:85987924   站长QQ:116539779   吴氏网公众号:cwu2015     世界吴氏公众号: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