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论文

最早徙婺之氏 吴王夫差子鸿

时间:2020-04-10 20:32:30   作者:吴氏   来源:吴芮文化文集   阅读:176   评论:0
内容摘要:最早徙婺之氏 吴王夫差子鸿 吴氏,发端于姬姓。《史记》云:周部族太王古公亶父有三子:长太伯(一作“泰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即周文王),自幼聪颖过人,深得太王意。太伯、仲雍知父有意传位于季历及姬昌,于是自动让贤,托言采药,相携离岐山奔东南荆蛮(古越族人居地)之地,......

最早徙婺之氏  吴王夫差子鸿

最早徙婺之氏__吴王夫差子鸿


    吴氏,发端于姬姓。《史记》云:周部族太王古公亶父有三子:长太伯(一作泰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即周文王),自幼聪颖过人,深得太王意。太伯、仲雍知父有意传位于季历及姬昌,于是自动让贤,托言采药,相携离岐山奔东南荆蛮(古越族人居地)之地,以农耕为业。后聚众形成部落,太伯被公推为首领,建立勾吴(有作句吴,又称攻吴国,以梅里(今江苏无锡县梅村镇)为都城。太伯身后无子,弟仲雍继位,史称“吴仲雍”。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灭殷并建立周朝,因感太伯、仲雍让贤之德,下令寻其后人,得悉仲雍曾孙周章已是句吴国君,因而封他为“吴子”,追封太伯为“吴伯”,国号亦由“勾吴”改为“吴”。此后,历代受封袭爵,至仲雍十八世孙寿梦国势强大而称王。吴王寿梦生有四子:长诸樊,次余祭,三夷昧,幼季扎。季扎以贤德闻,寿梦意欲立他为继承人,季扎三辞王位不受,于是被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因之,后世自称为季扎苗裔的吴氏,均以延陵为郡望。战国初年(公元前473年),吴国被越国所灭,其王族支庶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遂成“吴”氏。

吴姓是侨居婺源地域最早的姓氏。弘治《徽州府志》、乾隆《婺源县志》记述婺源“吴山里”曰:“吴山里,在县东六十里,因其地有吴太子墓,故名。按《江南通志》云:昔勾践灭吴,流夫差二子,其长子鸿死此,因葬焉。今讹为湖山。”由此可知,早在战国初期,吴王寿梦长子诸樊后,即吴氏二十一世夫差之子吴鸿,已经隐居婺源湖山。相传,其时吴鸿流放在此山乡期间,常访父老,采风问俗。他见山民不识字,于是设立了徽州历史上最早的“草堂”(学塾),召山民受业,并编《山中物语》作为农家识字课本。吴鸿始终以为,国之兴亡,人之寿夭,存乎天运,欲著《天运论》以教诸生,书未成而病殁,生徒为之营葬于婺源县东湖山。限于资料,吴鸿其后的发展情况不详。

今散居于婺源境内的吴氏,与吴鸿基本上无多大关系。从所见谱牒看,婺源的吴氏,皆奉吴王寿梦幼子季扎之后吴芮与其子吴浅为远祖。吴氏三十一世吴芮(前241~前202年),秦初为番县(今鄱阳)令;后因战功受封于项羽,为衡山王;汉朝建立,改封长沙王。吴芮的第三子吴浅,惠帝元年(公元前202年)受封便项侯,“游于饶(州)、歙(州)之间,得新安山水之胜,贻后来子孙居焉”。直至五十九世吴良,“唐贞观己酉(公元649年)为歙令,因家问政山……遂解官修德于此”。吴良之孙吴少微,长安三年(公元703年)登唐武周朝进士,初任晋阳尉,与武功人县令富嘉谟、太原主簿谷猗文词齐名,时号“北京三杰”;后官至左台监察御史,晚年由歙县迁居休宁县石舌山(今凤凰山)麓吴里。由于吴少微之苗裔人丁兴旺,故后外迁的吴氏支派,多奉吴少微为新安大宗之祖。

婺源吴氏的来源比较复杂,至少出自以下三派。(1)婺北莒莙山吴氏,迁自休宁县石舌山吴里左台派,始祖为吴少微六世孙吴暄。吴暄七世孙吴显(后周显德中任池州安抚使),其长子吴源迁居吴山(今鸡山)之麓赋春。(2)婺北十三都鸿源吴氏,迁自休宁县金竺派,始祖为吴少微十四世孙吴仁甦。婺北浙源环溪(今荷花桥)吴氏,亦出自休宁金竺派,由吴少微十四世孙吴仁翰之孙吴允昇(北宋咸平三年即公元1000年生)始迁。(3)婺南梅溪吴氏,迁自歙县富饶派,始祖为吴少微十七世孙吴琳。据《婺源县地名志》1985年版)统计,今吴姓在婺源的聚居村落,主要有虹关吴村、大汜段、荻坑、源口、鄣山水路、白山、邦彦坑、茗坦、芙蓉岭、西坑岭、彦兴、古蜀地、西坑山、方坑段、庄屋、源头、阳山背、高枧上源、鸭子墩、蕉源、蕉源吴村、占坑头、水沫吴家、汪畬田、圣林底、前段、敕坑、洪源坞、古坑、巴塘岗、书堂、下中云、小岭底、井坞、吴家坑、鹊坑、水碓吴、太白吴村、锡林、李家桥、庙坦、湖田、杨村坞、下坦头、外硖石、象形、塘尾、吴源、吴源张村等。

在千余年的发展史中,吴氏族裔不少留名青史。自宋至清,婺源吴氏除远徙他乡者外,有11人登进士第,29人出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员,另有文士42人著书94部。闻人中佼佼者如南宋吴滋,善治墨,“新有能声”,宋孝宗赵昚曾因其所造之墨甚佳,例外“犒赏”他缗钱两万。又有吴懋鼎(18501928),同治十年(1871)任上海汇丰银行副买办。光绪六年(1880),与博维斯(F.D.Boris)筹设汇丰天津分行,任买办;其后又任英商仁记洋行买办。光绪二十年(1894),被朝廷任命为关内外铁路总局总办,任职三年以“办事干练”称之;继之任河工赈务与电报差务。光绪二十四年(1898),曾上书光绪皇帝,建议在全国各大城市筹设商会。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期间,被任命为京师农工商总局三督理之一。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便开始兴办实业,先后开办天津自来火公司(火柴业)、天津织布局(织呢厂)、北洋机器硝皮厂、打包公司、天津电灯公司和自来水公司等。光绪三十一年(1905),又被委任为商部三等顾问官,赏给二品顶戴。晚年,清廷拟派他任山西巡抚、财政总长,均推辞未就。

该文章所属专题:吴芮文化文集

相关评论

华夏吴氏网QQ交流群:85987924   站长QQ:116539779   吴氏网公众号:cwu2015     世界吴氏公众号: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