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吴

寿光虎头鸡的故事

时间:2020-05-24 17:38:34   作者:吴明远   来源:地方民间传说   阅读:71   评论:0
内容摘要:寿光吴氏家族故事 靖海侯吴祯摔领近卫军(百姓称虎头军)从常遇春自铜陵取池州,以舟师毁其北门,入城。敌舰百余至,复大败之,遂克池州。后江阴侯吴良、靖海侯吴祯进率军入山东建东、西二营于山东东营,合称吴家营,后调防青州府寿邑广陵巡检司,东营市名亦由此而来,虎......

寿邑吴氏家族故事

     靖海侯吴祯摔领近卫军(百姓称虎头军)从常遇春自铜陵取池州,以舟师毁其北门,入城。敌舰百余至,复大败之,遂克池州。后江阴侯吴良、靖海侯吴祯进率军入山东建东、西二营于山东东营,合称吴家营,后调防青州府寿邑广陵巡检司,东营市名亦由此而来,虎头鸡之美名兴于寿光,并成为地方名吃,已有六百余年,由此引出一段美食典故:

      南兵北调,因几十万军队入驻寿光。县衙的厨子为解决官军吃饭问题,就上街走进一户户人家,晓之以利害,动员全城百姓从自家的口粮中捐出一点用作军粮,以解燃眉之急。全城百姓纷纷捐粮,县衙的厨子和众人在县衙门口支起一口大锅,为官军烹制食物。但是,百姓捐出的粗粮多,细粮少,也缺少能为众将士急需快速补充热量和营养的肉类。于是,县衙的厨子把县衙饲养的上百只鸡宰杀干净,然后切成鸡块,再裹上蛋液调制的面糊,下油锅炸至六七成熟后,放入大锅再炖一小会儿,然后分给官军吃。香气四溢的鸡肉瘦而不柴,加上汤汁鲜美,众将士吃过后精神百倍,马上迎击赶来的叛军。最后,官军以叛军首领被斩于马下,叛军投降而获胜。

       众将士班师路过乐安,拜谢百姓,仍念念不忘出征之时吃过的鸡肉。将军就问随军县衙厨子这道菜的菜名。厨子笑着回答:“虎头军吃的鸡,能产生虎威,菜名就叫‘虎头鸡’!”

      此后不久,县衙的厨子在(乐安)广饶摆了一个小摊,卖起了“虎头鸡”,闲时便为食客说书,讲的正是“虎头军吃了虎头鸡歼灭叛军”的故事。后来,“虎头鸡”这一美食被南来北往的商客带到了很多地方,其中在山东寿光,“虎头鸡”颇受人们青睐。

     近卫军(队长即明朝靖海侯吴祯)被百姓称虎头军,源于兵士肩头虎头配甲。近卫军设十七卫亲军指挥使司:武德卫、龙骧卫、豹韬卫、飞熊卫。这是一支特殊的军队,他们始建于明朝初年,他们强大的战斗力一直维持到了明朝末年,他们战斗于农民军战场,也曾和清军鏖战。我们可以看到,清朝之所以能夺下江山,并不是数量稀少的八旗军队战斗力逆天,而是依靠那些投降过来的大量明军。但和其他投降清军的明军不同,不管在哪一个战场,这支特殊的军队都没有一个人选择投降,甚至于丈夫战死了,妻子就顶上去和敌人打到最后一刻。而这支誓死不投的军队的前身就是是朱元璋创立的亲卫军,到了明朝末年,这些亲卫军许多都沦为了仪仗队,失去了往昔的强大,只剩下四卫营完好如初。于是,崇祯帝便将四卫营改编成勇卫营,由太监曹化淳率领。因为勇卫营士兵衣服上画由黑色老虎头,旗帜又是黑虎头旗,因此勇卫营又称"黑虎头军"。勇卫营虽然不足一万人,但战斗力强悍,因为是天子亲军,他们有很高的荣耀感,绝不会怯战投降。寿光虎头鸡的故事 图1   

寿光虎头鸡的故事 图2

第一图来自吴祯墓碑前身配虎头护甲的将军

第二图来自青州府寿邑吴家营,江阴侯吴良家族家谱首谱



相关评论

华夏吴氏网QQ交流群:85987924   站长QQ:116539779   吴氏网公众号:cwu2015     世界吴氏公众号: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