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资讯

传承红色文化长征精神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时间:2020-12-21 15:07:59   作者:吴成队   来源:小茶生   阅读:145   评论:0
内容摘要:传承红色文化长征精神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一) 2019年10月15日-17日,来自全30个省市118名全国文化长征优秀志愿者在湖南省安仁县召开全国文化长征年会,湖南长沙是最具幸福感城市,安居乐业,城美人兴,现代化品质起来越好。安仁县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传承红色文化长征精神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一)

传承红色文化长征精神__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2019年10月15日-17日,来自全30个省市118名全国文化长征优秀志愿者在湖南省安仁县召开全国文化长征年会,湖南长沙是最具幸福感城市,安居乐业,城美人兴,现代化品质起来越好。安仁县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翠绿的草坪上,铺设了蜿蜒的石板,刚移栽过去的银杏和桂花树下新修建了石登石椅,全国长征公园就建在这山美人美水更美的好地方,是居民散步休息的好去处。
    由中宣部党办主任薛启亮、郑莉莉、秦志明领导赴井冈山开展为期三天的“笃学永葆初心,实干担当大任”主题党日暨干部培训,我们都身穿红军服带着红军帽,一次“特别聚集”年会井冈山之行,去了解那个烽火硝烟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坚定执着,对真理追寻的不懈坚守,对民族前途命运的视死如归,去了解新时代下的全国文化长征外人员,对这一片红色土地的赤诚情。
    会上由中宣部主任薛启亮代表中宣部领导向我们全国共有118名文化长征优秀志愿者颁发一枚金质奖章,倍感荣幸,这是我第一感受,受益终身。
    我是全国文化长征副主编,旗手世界文学艺术联盟高级副主编,我的心情是何等激动,又是何等高兴。当时我代表山东队当场作了大会发言,我向部领导汇报了共和国元帅陈毅、粟裕、罗荣桓和鲁南运河支队政委朱道南队长孙佰龙的历史丰碑,他们在山东革命老区做了卓越贡献,作为百佳优秀志愿者通过井冈山之行,学习通过听、看、所见所闻倍受感动,决心传承好红色基因,百耕不止,让红色种子在山东开花结果。
    特别是薛主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难以忘怀。薛主任说:山东沂蒙山区的人可亲可敬,一看吴成队面像就想起革命老区的形象,薛主任老家是薛城,郑莉莉是老家是胶东,在他两父辈都是南下干部,我同中宣部两们领导是一个年龄段人,50年代,感情特别亲切,当场分别都合了影,留下电话,加上微信,保持密切联系,一同参加长征公园奠基,共同载歌载舞,共同享受美好时光……
    我一辈子最爱看大众日报和山东新闻联播,井冈山之行,踏着烈士足迹,联想到现在看邓恩铭烈士的红色家书:他牺牲时才30岁,就任山东省委书记,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现任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带领全省1亿多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14亿人口的发展大国,面对这次世纪疫情带来的冲击史无先烈,在空前的历史大考中,逆风破浪开新局,力靠新科技成果转化精准监督护航教育扶贫,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担负起精神扶贫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山东乡村振兴有效成果,更好地促进共同富裕。奋力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海上山东新篇章……
    即要以举国之力对抗疫情又要防止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付之东流,既要防止经济停摆,社会秩序等难以预测的风险,又要确保“十三五”顺利收官,完成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战脱贫致富目标任务……
想想井冈山烈士牺牲情景,结合眼前现象。
    人类就是在不同困难的斗争中前进的,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全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的走向……。遇到困难,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指责他人,不要放弃信心,不要逃避责任,而是要一齐战胜困难,让我们拿出信心,采取行动,携手未来向前进!
 传承红色文化长征精神__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二)
邓恩铭(1901-1931)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字仲尧,又名黄伯云,贵州荔波人,水族。五四运动时,组织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1921年春参与创建山东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回济南建立中共山东支部,任支部委员。次年赴莫斯科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主要从事工人运动,领导了胶济铁路工人和青日商纱厂工人大罢工。1925年8月,任中共同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1927年4月,出席在政治召开的中共五大回到山东后,任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八七会议后,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1928年春,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同年12月在济南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曾领导两次越狱斗争。1931年4月5日在济南纬八路刑场英勇就义,时年30岁。
诀别
——给母亲的信
卅一年华转瞬间,
壮志未酬奈何天。
不惜唯我身先死,
后继频频慰九泉。

传承红色文化长征精神__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1928年12月,时任山东省委书记邓恩铭在济南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31年4月5日,邓恩铭等22名共产党被押赴济南纬八路刑场枪决。就义前,邓恩铭强忍着病痛给母亲写了这最后一封家书,成为他的绝笔。

    红色家书
    他们的故事
   “我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邓恩铭!”
    1922年1月,邓恩铭赴莫斯科参加了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爱到列宁的亲切接见。邓恩铭在苏俄参观时,留下最难忘的印象,是实行的每日面包分配标准——红军士兵2磅,工人1.5磅,机关人员1磅,共产党员3/4磅。就此,他明确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出的表率作用,并终身以此来要求自己。在担任山东省委、青岛市委书记时,邓恩铭掌管过党的许多经费。自己一直生活清寒,每月组织发给的生活费,也多被他用于接济困难的同志。家中多次向他索款,他只是回信说明自己“生性与人不同,最憎恶的是名与利”,“只能谋个人的温饱,无力顾家”。
    邓恩铭出生于能歌善舞的水家山乡,从小就爱编山歌,入学后又长于诗词,性格乐观开朗,非常善于宣传鼓舞同志。他从事党的活动十年,三次坐牢,在狱中度过了三年,屡次受酷刑折磨,又患有结核病,始终不屈服,还经常撑着病体组织难友们唱歌读书。连关在同牢房的“土匪记”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甘心听从这个病弱的文指挥。1929年夏,邓恩铭得知接管监狱的国民党政府要清查共产党人,便和狱中党支部其他四人一起领导越狱。
    他根据难友身体强弱搭配编了三个小队,从探亲的家属那里秘密要来打开镣铐的锯条等工具,还让大家将厕所中用于清洁的石灰粉装成一个个小袋,作为行动时的“秘密武器”。趁着警戒的松懈,邓恩铭指挥三支小队见机行事,逃出了监狱。患着重病的邓恩铭由一位身体强壮的难友背着跑出。但济南当局马上调兵并联合警察追捕,邓恩铭和一些人因身体虚弱,且身穿囚服,头发甚长,未跑出多远又被抓回来。
    邓恩铭在狱中一直用“黄伯云”的化名,虽经历了多次审讯,但狱方只知道他是“黄伯云”,并不知道他就是当时的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邓恩铭。1930年10月,韩复榘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不久便任命张苇村为审判长,审讯共产党员。张苇村是山东国民党元老之一,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与邓恩铭十分熟悉。当他知道狱中有一个叫“黄伯云”的人时,立刻意识到此人就是邓恩铭。他直呼“邓恩铭”,邓自知已无法再隐瞒,于是说:“是!我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邓恩铭!”1931年4月5日清晨,邓恩铭等22名共产党员被押赴济南纬八路刑场执行枪决。
(资料来源:党建读物)

(三)

传承红色文化长征精神__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草鞋、茅铺、油灯、扁担、红米饭、南瓜汤。蓝、黄、绿三色线的旅游公路,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长征文化。……巍巍井冈,苍莽如海。踏遍青山来寻觅,咏叹先辈坚韧。
    10月15日至17日,长征队118名来自全国优秀志愿者赴井冈山,穿上红军服装,带上红军帽依托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中共井冈山市委组织部、中共井冈山市委党校资源,开展“笃学永葆初心,实干担当大任”主题党日暨党员干部培训。三天的激情澎湃的多样性体验式学习,大家心灵深处打上了强烈的井冈烙印,在“情动”到“理通”、“心向”到“行往”的体悟过程中,达到了从感性到理性到党性的升华,成为一次终生难忘的党性教育之行。
    井冈山之行,是“笃学永葆初心,实干担当大任”主题党日的生动实践。亲赴革命摇篮身临其境寻根,成为一次突破。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长院长罗范懿话语重心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浸透了无数先烈的鲜血,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新要求,认真学习井冈山精神,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使井冈山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使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思想保证,是我们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全体同志要提高身份意识,增强参与培训活动主动性,要把握本质内涵,充分认清井冈山精神时代价值,要全身心投入学习,确保学习效果。
    三天时间,或许短暂,但是在这里大家尽受红色洗礼,寓教于史、寓教于景、寓教于行、寓教于情的流动式场景化学习,具有超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用耳去听讲解员讲述虽已久远但仍刻骨铭心的先烈故事,用眼去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用脚去丈量革命先烈走过的这片红色土壤,用心去

    悟荡涤心灵的不朽的精神……身入而心至,情动而理明,正是在这样激荡心灵、直击魂灵的感同身受中,井冈山精神入脑人心,化为坚定理想信念的底气。做到勤学、深学,入脑入心,推动学习成日本人转化精神力量,科学思路和过硬本领,为当好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领头雁……

传承红色文化长征精神__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井冈山之行,是由表及里的震撼之旅。置身井冈山青山绿水和红色文化的独特氛围,大家始终被深深感染。随着学习的步步深入,对红色和绿色的深刻内涵有了全新的解读和理解。井冈最红,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浸染革命根据地的血红;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气势火红;是红军旗帜直插云霄的浩然正红;更是诞生于井冈烽火中毛泽东革命和军事重要论断红色理论的经典之红。井冈最绿,不仅是青山绿竹的自然风光,更凝结着革命老区人民质朴辽阔的胸襟和牺牲奉献的情怀,是滋养培育党和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不断壮大的力量之源。高山仰止,红绿辉映,正气永恒,当大家摆脱城市的喧嚣,在这样的氛围中潜心学习和思考,追寻革命初心,党性教育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可以触摸的历史和可以感知的唤醒,是生死战场、是烈士英魂,是泪流的感动、是激情的释放、是精神的补钙,是全身心的一次洗礼。
    井冈山之行,是灵魂深处的精神武装。通过三天的学习培训,大家从理论上、从踏着先烈足迹重走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脚步中,从中国革命的开篇之地,梳理了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同年代不同历史阶段,一脉相承的精神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将井冈山精神高度概括为“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大家进一步明晰了多少年来党和人民长期奋斗中培养和继承发展起来的精神脉络,虽跨越时空,却是一以贯之的强大信仰来源和精神动力。毛泽东同志曾说“井冈山精神不能丢”,共产党人的精神信念是社会“万变”中唯一  “不变”的永恒财富,要找到它,信仰它,坚持它,代代相传,这就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要将以人民为中心、艰苦奋斗、依靠群众、实事求是等党的优良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战争年代条件极为艰苦,正是笃定的精神支撑,成为胜利之本。只有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希望,中国梦才能在奋斗中实现。 
    井冈山之行,是党性修养的高效补给站。三天的培训让大家深深打上了井冈烙印,在历史与现实的贯通中,大家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充分认识到党性锤炼是一辈子的事情。要永远铭记共产党员是第一身份,厚植政治理论根基,不断进行自我改造。将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的决心,化作日常工作中点点滴滴的笃信笃行,时刻用井冈山精神
    对标反思、自我激励。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奋斗,让井冈烙印永不褪色。
    井冈山之行,是奋进路上的新起点!回到原点纵览革命历程,回首初心追寻行程万里的前进方向,大家从“情动”到"理通”,从“心向”到“行往”,是知行合一的全方位升华之旅。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三天的学习紧张而充实,但团结一心,学习投入,讨论热烈,思想汇聚,心潮激荡,一路上大家情不自禁或用图片、或用文字畅叙井冈感受抒发坚定理想信念、建功新时代的决心和信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沐浴井冈山精神的时代光芒,参加培训的
学员一致表示,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砥砺传承红色基因,满怀“初心”再出发,以不愧于新时代的新作为,告慰先烈,开创未来,为火红的党旗增光添彩!
(四)
    在井冈山星罗棋布的革命遗址参观,墙上一张张肖像照和简单的生平介绍,看得越多,心愈发一揪一揪地疼:他们生卒的“卒”,大多是1928、1929、1930、1931----.这些在20多岁、30出头就牺牲的烈士,永远凝固在一张张清晰度并不高的黑白照片中,有些人,甚至没有留下一张照片。
    他们是一群有着浓重悲剧意味的英雄:他们播种,却不问收获。他们为了胜利而奋斗,却没有等到胜利的时候。他们在无尽的黑暗中高举火把,却在日出东方的前夕,永远闭上了双眼。
    死亡,始终是人类的终极恐惧。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常说“好死不如赖活”,“蝼蚁尚且贪生,为人何不惜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80多年前,聚集在井冈山的这群年轻人,是什么让他们不畏惧死亡?又是什么,让他们的生命价值,超越了死亡?
    1930年5月,井冈山莽莽苍苍的山林中,红军著名将领张子清溘然长逝,年仅28岁。
    古希腊悲剧中,有一个“阿喀琉斯之踵”的故事:无敌的英雄阿喀琉斯,浑身唯一一处“死穴”是他的脚跟,结果被帕里斯一箭射中此处而死去。张子清的致命伤,也在脚跟。

传承红色文化长征精神__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1928年3月,毛泽东率部下井冈山迎接朱德。4月18日,在草铺湾追击逃敌时,张子清左脚踝骨中弹负伤。10天后,朱毛会师。因为缺医少药,张子清脚踝骨中的子弹一直未能取出,伤口感染,他坚持在担架上指挥战斗,但因为伤势太重,这位参加过秋收起义、辅佐毛泽东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年轻将领,长眠在这片大山之中。

    张子清是湖南桃江人,名门之后,他的父亲张建良先后参加了同盟会和湖南新军,当上了江道区少将司令。张子清文武双全,他本来可以凭借父亲故旧的关系,到美国留学,却走上了井冈山。
    他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初期,张子清率部作战大小上百次,多次挽救红军于危难之中,堪称毛泽东的“左丞右相”。
    张子清在红军中的地位如何?毛泽东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下辖两个团)师长时,张子清任参谋长兼一团团长;朱毛会师后,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宣告成立,下辖三个师,张子清任11师师长兼31团
    团长,此时,林彪还是一个营长。
    熟悉中国共产党党史军史的人如今说起张子清,都会叹息:假如,当时有一针青霉素就好了;假如,张子清不牺牲,新中国成立后必是元帅……
    但是,历史,哪有那么多“假如”?
    假如卢德铭没有牺牲?
    卢德铭,四川自贡人,由孙中山亲自推荐入黄埔二期,北伐时任叶挺独立团营长,后又升任团参谋长。秋收起义时,他是总指挥。在起义部队遭到挫折时,他坚持支持毛泽东改变攻打长沙、转向山岭中进行武装割据的主张,支持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在江西萍乡芦溪县,为掩护部队前进,卢德铭被敌军一颗子弹击中右胸后牺牲,年仅22岁。毛泽东痛惜不已,叹道:“还我卢德铭!给我3个师也不换。”
    假如王尔琢没有牺牲?
    王尔琢,湖南石门人,黄埔军校一期生,1927年,他参加北伐,时任团长,蒋介石派人游说他:只要加入国民党,就擢升军长。他拒绝了,参加南昌起义,上了井冈山,屡立奇功。1928年8月25日,王尔琢追赶被叛徒袁崇全裹挟的两个连,将他们劝回了红军队伍,但自己却遭袁崇全开枪射击,英勇牺牲,年仅25岁,时任红四军参谋长。
    假如他们没有牺牲:黄公略、伍中豪、刘畴西、王展程、宛希先、何挺颖、寻淮洲、刘作述、刘辉霄,还有年仅24岁便成为我军第一位总参谋长的朱云卿?
    真的是巨大的牺牲:井冈山斗争时期,48000多名烈士长眠于此,只有15744人留下姓名。苏区时期,兴国县23万人,参军参战的有9.3万余人(正式参加红军的5万多人),牺牲的烈士共5万多名,有姓名可考的23179名,其中牺牲在长征路上的12038人,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兴国籍官兵倒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党员人数400多万,牺牲的党员烈士也近400万……
    今天,在宁冈茅坪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1928年5月)旧址,墙上悬挂着当年43名出席代表名单。新中国成立后,名单上只有7个人还活着。
    在战争年代,生存,还是死亡,偶然性很大。读井冈山那段历史时,不时会想起“命运”二字。冲锋时,撤退时,或者,就是在行军的时候,敌人一排枪打过来,有的人中枪了,年轻的生命就此凋谢;有的人没有中枪,此后成了开国将军。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军衔,当年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群体,可谓将星璀璨:十大元帅中有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林彪5位,十位大将中有粟裕、谭政、黄克减3位,还有14位上将、20位中将、众多少将……这些还不包括一大批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红军,在新中国成立后调离军队到党政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谭震林、滕代远、何长工等人。
    但就在这一次授军衔前,彭德怀向毛泽东汇报,提到段德昌这个名字时,毛泽东顿时两眼泪花,汇报不得不改日进行。段德昌是湖南益阳南县人,1921年就与毛泽东结下真挚友谊,他与贺龙、周逸群一起创建了湘鄂西苏区,他还是彭德怀的入党介绍人和革命引路人,26岁就当上了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军长,被誉为“常胜将军”,遇难时年仅29岁。

传承红色文化长征精神__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毛泽东本人,在井冈山根据地和中央苏区时期,也多次遇险:1927年9月,在前往指挥秋收起义的路上,毛泽东被地主武装团防队抓住了,准备押往民团总部处死。

    若干年后,毛泽东在延安对美国记者斯诺讲述了自己脱险的经历:  “我曾向一个同志借了几十块钱,我想用它贿赂护送兵来放掉我。那些士兵都是雇佣的兵,他们并没有特殊兴趣看我被杀,所以他们同意释放我。但是那个解送我的副官不肯答应,因此我决定还是逃走,但是一直到我距民团总部二百米的地方才有机会。在这个地点,我挣脱了,跑到田野里去……”
    追兵过来搜索,差点就发现躲藏在草丛中的毛泽东,直到天黑才放弃。毛泽东光着脚连夜翻山越岭,才脱离险境。
    在江西瑞金叶坪,毛泽东居室外有一棵大树,敌人飞机扔下的一颗炸弹,居然悬在树上没有爆炸,今天,当地人把一颗炸弹模型挂在树上,来纪念那个有惊无险的瞬间。在长征路上,毛泽东率军翻越二郎山附近的甘竹山时,遭遇空袭,敌机扔下的炸弹这次炸了,警卫员胡昌保将毛泽东推开,自己牺牲了,轻易不流泪的毛泽东,此刻泪流满面。
    中国工农红军早期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1929年2月2日凌晨,毛泽东、朱德、陈毅三人差点集体遭遇不幸。
    当时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从井冈山一路转战至赣南的寻乌县,在圳下村宿营。2日凌晨,敌军突然冲了进来。枪声响起来时,毛泽东刚醒,敌人的先头分队已越过了他的住房。
    粟裕后来回忆说:“凌晨,我们受到刘士毅部的突然袭击。那次第二十八团担任后卫,林彪当时担任第二十八团团长,他拉起队伍就走,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和军直机关被抛在后面,只有一个后卫营
掩护,情况十分紧急……”
    毛泽东反应迅速,听闻枪声后,趁拂晓昏暗,敌人不注意,立刻带领前委机关和手枪班越过居所旁边的小溪,撤往村东南的山上。陈毅、江华、谭震林等从前门冲了出去,战斗中,陈毅险些被俘虏,一
个敌人揪住了陈毅的大衣,陈毅顺势把大衣脱下盖住敌兵整个头部,飞快地跑走了……、
(五)
    行走在井冈山,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知道自己的同志随时可能牺牲也甘愿牺牲,为什么自己偏偏还冲锋在前?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有一封陈毅安的信,这位红军骁将,写得一手好字,他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最可笑的就是我去学炮科,你恐怕我去打仗而死了,没有什么价值;你又说你毕业后出来当教员,

    把一些青年子弟要教成爱国化,来为国家流血。你不愿你的爱人流血,而要别人去流血,这真是笑话了。你的学生将来他没有爱人吗?父母吗?兄弟吗?他不是中国人吗?他就应该去血战吗?假若他的爱人死死地不要他去流血,那中国就无可救药了……你说不要糊糊涂涂地死了,这也不错。但是为了革命而死,为民众谋利益而死,是不是糊糊涂涂呢?假若是的,那中国一定没有烈士,革命也永远不能成功。”

传承红色文化长征精神__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这是陈毅安写给自己的恋人李志强的一封信,这位革命者的逻辑非常清晰:自己不流血,只希望别人去流血,那么,革命永远不可能成功。
陈毅安,俊朗清秀,像个秀才。他是湖南湘阴人,黄埔四期生,秋收起义后上了井冈山,骁勇善战。李志强在长沙城里的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就读,两人属于一见钟情。
    对于年轻人来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美好的爱情,让他们幸福不已。但在陈毅安心中,比爱情更重要的,是革命。他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唉!情魔,情魔!你把我们的革命性消磨了。我们是有阶级觉悟性的青年,担负了世界革命的重大使命,我们难道恋恋于儿女的深情吗?没有一点牺牲的精神吗?我们绝对不是这样……”他还写道:“最亲爱的妹妹,你不要畏难吧!十八层地狱底下的中国,今日也得见青天白日了。眼见得帝国主义军阀及一切反动势力快要到坟墓里面去。一钱不值的我们,也要做起天下的主人了。努力!努力!前进!前进!我们的目的地终会到达啊!”

传承红色文化长征精神__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1930年7月,因伤从井冈山回乡养伤并结婚的陈毅安,告别了新婚9个月的妻子,担任攻打长沙战役的前敌总指挥。7月28日清晨,红军占领长沙全城,此役消灭湘敌八千余人,俘虏团长以下官兵近三千人,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攻下的唯一省城,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政治影响。敌军疯狂反扑,8月4日,在撤退中,25岁的陈毅安被敌人机枪子弹击中,彭德怀闻讯跑过来时,陈毅安已经停止了呼吸。 

    1931年3月,陈毅安牺牲8个多月后,李志强又接到了一封信,信封上是陈毅安的手书,她欣喜万分,抽出信纸——竟然是空白的。她失声恸哭。丈夫曾与她相约:“如果我哪天不在人世了,我就会托人给你寄一封不写任何字的信去,你见了这封信,就不要再等我了。”
    陈毅安给李志强一共写了54封家书,李志强悉数精心保留,终身未改嫁。他们的故事,在残酷岁月绽放人性光辉,更显悲怆。
    “中国革命太难投机了!”金一南如是感叹。他说:“有一种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胜利是来自历史的偶然,是利用对手的失误,利用国际形势提供的一些机缘。持这些说法的人应该看一看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的艰苦卓绝历程。”

传承红色文化长征精神__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没有人不知道:生命只有一次。革命者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有他们的爱和怕,但他们往往别无选择。

    毛泽建,毛泽东的堂妹,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女游击队长,写信总在落款处画一柄利剑。1928年6月,在一次突围中,她和丈夫陈芬同时被捕,丈夫的头被割下来装在笼子里,挂在耒阳城头“示众”三天。毛泽建被同志救出,但敌人很快反扑,她即将临产,只好藏匿在当地一位农妇家里,生下了儿子。她给他取名“艰生”,以纪念这艰苦岁月。由于孩子的哭声惊动了民团,毛泽建又一次被逮捕。敌人孤到了毛泽东的堂妹,如获至宝,但如何威逼利诱,一无所获。敌人开始动用酷刑,仍然撬不开毛泽建的嘴巴。
    临刑前,毛泽建对前来探监的陈芬姐姐说:想见见儿子艰生。她不知道:因为没有奶吃,艰生早已天折。陈芬的姐姐只能从老乡家借了一个婴儿送给她看。毛泽建抱着婴儿亲个没完,陈芬的姐姐不忍心告诉她真相,只能放声痛哭。毛泽建就义的时候,只有24岁。
    王尔琢牺牲后,红军在宁冈举行追悼会,毛泽东亲笔拟就、陈毅手书了一副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这幅挽联,写出了如何告慰牺牲者:得到胜利!
    那些衣衫褴褛、浑身血污的烈士,没有活到胜利的一天,没有赶上评功、授勋、授衔,但他们从此湮没于历史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牺牲,不仅让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之中取得惊天动地的胜利,更给颓丧萎靡已久的中国注入精神力量,让渴望摆脱屈辱的中华民族完成了一次精神洗礼。
    努力做长征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践行者。要充分挖掘运用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历史资源,创新方法手段,进一步提高弘扬长征精神的能力和水平,让长征精神走进群众深入人心。
    用毛泽东的诗性语言,那就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历史文化学者
    全国文化长征组委会副主编
    世界吴氏文学艺术联盟高级副总编
    湖南至德委副秘书长
    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作家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委宣传部   

                                吴成队

                                电话: 15665221729
                                2020年6月30日


    【作者简介】吴成队,男,生于1955年4月,祖籍山东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吴庄村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一带一路》《中国商报》《山东经济报》特约记者,枣庄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已发表5000余篇文章,已出版《风雨榴乡情》50万字,获得68个荣誉证书,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作家,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研究员,全国文化长征组委会副主编,世界吴氏文学艺术联盟高级副总编,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作家,原工作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委宣传部。


相关评论

华夏吴氏网QQ交流群:85987924   站长QQ:116539779   吴氏网公众号:cwu2015     世界吴氏公众号: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