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说吴

吴氏源远流长,遍布大江南北,足迹东南亚

时间:2021-06-08 22:46:16   作者:吴洪生   来源:小茶生   阅读:156   评论:0
内容摘要:吴氏源远流长,遍布大江南北,足迹东南亚吴洪生 北宋初年成书的《郡名百家姓》上,吴姓排在第六位,且注明吴氏主要生息地在“毗陵”。毗陵,春秋时期叫延陵,西汉初期改称毗陵,西晋时改为晋陵,南北朝时称兰陵。毗陵为郡曾统辖丹徒(镇江)、曲阿(丹阳)、武进、延陵、毗陵、暨阳(江阴)、无锡7......

吴氏源远流长,遍布大江南北,足迹东南亚

吴洪生

       

       北宋初年成书的《郡名百家姓》上,吴姓排在第六位,且注明吴氏主要生息地在“毗陵”。毗陵,春秋时期叫延陵,西汉初期改称毗陵,西晋时改为晋陵,南北朝时称兰陵。毗陵为郡曾统辖丹徒(镇江)、曲阿(丹阳)、武进、延陵、毗陵、暨阳(江阴)、无锡7县,是为江南大郡。以毗陵命名的江南大驿——“毗陵驿”就设于此,其遗迹至今仍在怀德桥南五十米处,篦箕巷内。《红楼梦》中贾宝玉贾政最后一别便是被安排在毗陵驿处的文亨桥顶,可见毗陵驿在当时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了。“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毛泽东·登庐山》),“三吴”,即上吴苏州,中吴常州,下吴湖州,实乃江浙太湖流域一带。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调查,吴姓排行第十位,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

      

吴氏祖先,是3000多年前西周初年的泰伯。《通志氏族略》记载:“泰伯封于吴,子孙以国为姓。”

泰伯,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亦即周文王的大伯父。据《史记·周本纪》纪载,古公亶父共生有泰伯、仲雍、季历三个儿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据说,当周文王出世的时候,产房上空有祥瑞出现,身为祖父的古公亶父随即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言下之意对这个甫出生的孙儿,充满了殷切的期望。身为长子的泰伯听到这话后,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是希望能把家业传给老三季历,以便将来顺理成章地传给昌。于是,他就自动引退,协同老二仲雍老远地跑到长江流域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地方,并且文身断发,表示让位于季历的决心。

跑到荆蛮之后的泰伯,自号为“句吴”,他的义气感动了许多荆蛮的人,于是有一千多家自动地跟随了他,而逐渐发展成为吴国。泰伯死后,由仲雍继位。亶父之后,季历、姬昌相继接位兴周,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天下,仲雍的三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泰伯为吴伯。至仲雍的第十九世孙寿梦称王,建都今江苏苏州。寿梦本欲仿效乃祖遗风,让博学多才、仁义著称于国中的第四子季札继承王位,但季札屡次避而不受,隐到采邑延陵,以躬耕为生。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大儿子诸樊之子吴王阖闾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姓,均称吴姓,繁衍生息在江南,并流传迁徙至全国,部分甚至融入少数民族,流入境外。

吴姓发源于我国南方,秦汉时期,是得姓以后第一个发展时期。吴亡国后,吴姓后人流亡到江西婺源、安徽歙县一带,并有北迁至山东、山西等地者。秦末汉初,吴姓族人参加起义,因功,多被封王,出现多个名门望族,如南阳吴氏、陈留吴氏、河南吴氏等,荣极一时,为吴姓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到汉末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吴姓族人得以进一步发展,由于吴姓有女在汉末嫁于吴国君主,成为皇族,生孙策、孙权等人,并在东吴灭亡后,入仕于两晋,屡出名人,知名于世。南朝时,“延陵季子”之后的吴姓人发展至湖北中部一带,逐渐兴旺,同时形成了著名的武昌郡望。在秦汉时期迁居山东等地的吴姓族人,此时有一部分迁居四川成都一带,入蜀后逐渐成为当地名门。至隋唐时期,吴姓先后出现了陈留、濮阳、渤海三支著名家族。陈留望族起源于迁居山东吴姓一支,东汉末年以后,虽历经战乱,但仍作为当地的大族得以不断发展,并出现了以《贞观政要》的作者吴兢为代表的一批名人。濮阳吴姓为东汉大司马吴汉之后,历汉魏两晋南北朝,由于始终为皇亲,名人佳人辈出,所以濮阳吴姓盛极一时,地位一直显赫。同时渤海吴姓也由于名人不断而著称于世。到了宋元时期 ,吴姓族人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北方吴姓大量南迁并在南方大发展的情况,因此北方吴姓渐衰,南方渐旺,并且在此时期,“延陵季子”的后人,咸阳吴姓、绍兴吴姓等一大批族人,逐渐显贵,历代为官,家族不断扩大兴旺,并在以后逐渐分出安徽宁国、浙江嘉兴等望族。到明清及近现代时期,吴姓名人大量涌现,家族分布进一步广泛,人口增多,还出现了除大陆以外,向东南亚及海外广泛迁徙的现象。

吴氏迁居台海始于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他和宣慰使杨祥奉命率六千人乘船“往使琉球”(即今台湾岛)。明朝末年以后,福建、广东沿海吴氏有许多人前住澎湖、台北、高雄等地谋生创业。发展至今,是台湾第七大姓,其中最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吴伯雄是吴宥的后裔,现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台北市市长等要职,其家族在交通、金融、贸易、医药等多种领域拥有庞大产业,族众财大,号称吴氏“全台第一家”。吴氏迁居香港地区,大约始于元代,至清代,又有吴宣的后裔从广东嘉应迁入,现居于香港新界榕树澳、三角咀、丹竹坑等地。

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据日本学者鸟越宪三郎、日下恒夫等推定,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即越灭吴之后,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现在,这一批吴姓族人己完全同化和融合到日本民族中,而且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如当代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吴文炳博士,日本统计学家、“国势普查之父”吴文聪,都是日本吴姓的佼佼者。

吴氏在东渡日本的同时,还有大批人南迁,加入越人队伍,后由于任官或经商等原因,有更多的人迁入今越南。例如,唐朝中期,渤海吴氏有吴纳南任安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因而迁居于越南北部;延陵吴氏季札的五十世孙吴权,五代时为南汉海军节度使杨廷艺的牙将和杨的女婿,937年杨被部将矫公羡所杀害,吴权于次年从爱州(今越南清化省)起兵击杀公羡,接着又在白藤江打败南汉军队,于939年称王,建立起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此后的一千多年,越南的吴姓宗族不断发展壮大,孕育出许多著名人物,如南越政权最后一任总统吴庭艳即是这个家族中的成员。越南第一个皇帝姓吴,南越最后一个总统姓吴,这不仅是一件趣事,而且正反映出越南吴姓宗族兴旺发达的情况。现在越南有二百多姓,按人口数排列,吴姓为第六大姓。

吴氏入朝鲜的历史也比较悠久,但见于史书记载最早的是东汉时期陈留吴氏家族中的吴风,他因任汉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平壤市)太守而迁到朝鲜。此外的各个历史时期,又有许多吴姓族人自中国东北地区东流鸭绿江,到朝鲜开基立业,融入高丽民族,发展至今,吴氏在朝鲜的一百四十三个姓氏中已是最常见的二十大姓之一。大约自明代开始,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吴氏族人和其它姓氏一起移民南洋,迁至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以及泰国、缅甸等国,后均发展成为所在国华人社会中有重大影响的一支,并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许多杰出英才,例如,缅甸诗人、剧作家吴邦雅,曾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缅甸外交家吴丹,缅甸总理吴努,新加坡总理的吴作栋等。此外,近代旅居欧美的吴氏,大都聚族而居,他们对当地的文明与进步,也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泰伯携仲雍避奔荆蛮梅里(今无锡县梅村镇),纹身断发,以示永不为周君。泰伯到了梅里,拓荒耕地,开渎理水,传播中原文化。当地居民慕其德义,“归而从之者千余家”,拥立他为吴泰伯,自号句吴。孔子在《论语·泰伯》赞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死后,葬于无锡鸿山,其故居改建为祠堂,又称泰伯庙。
      
泰伯墓,位于江苏省无锡清鸿声乡鸿山西南麓,依山营建,占地面积约三亩。冢呈平面圆形,直径约四米,系青石护围,顶部以土覆盖,高约二米。墓前分立石望柱一对,各雕石狮栩栩如生。向下而行是四角攒尖式的四棱碑,正面雕长形双钩“泰伯墓”三个篆体大字,边刻火珠、云龙浮雕图饰。该碑内侧有泰伯墓碑记两块。泰伯墓前有月牙池,池后有石碑坊一座,上刻“至德墓道”四个大字。墓道坊后为墓地主要建筑——享殿。墓地满山林木,郁郁葱葱。山下农田一片,每当收获季节,秋凤拂过,金黄一片,景色十分优美,平添了几许对吴地开创者的追思。

   

关于吴姓的渊源,有三种说法。

一是源自于黄帝姬姓。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吴姓历史上记述的远古初祖。

泰伯本姓姬。我们知道,周文王叫姬昌,周武王叫姬发。而周文王姬昌是黄帝的第19代子孙〖1 黄帝轩辕氏——2少昊——3蟜极——4帝喾(五帝之三)——5后稷——6不窋——7——8公刘——9庆节——10皇仆——11差弗——12毁隃——13公非——14高圉——15亚圉——16公叔祖类——17周太王古公亶父——18太伯(吴姓始祖)——19姬昌〗。黄帝姓姬,因为黄帝最初住在姬水边(约在今陕西)。

史料记载,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号轩辕氏、有熊氏,姬姓(一说姓公孙),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姬姓部落首领,传说中乃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的第一个。《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

看起来,中华民族都是姬姓的后代。泰伯是姬姓黄帝的第18代,那么季札就是姬姓黄帝的第37代。“三皇五帝”,如果再将“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一说有巢氏)算进去,历史更悠久。说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那一般是从三皇五帝说起。


二是吴姓人物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个叫吴权的,他的后代是我国乐曲的发明者。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了一个有趣、奇异的故事:吴权的妻子叫阿女缘妇,她与炎帝的孙子当时为黄帝之臣的逢伯陵私通而怀孕,三年后一胎生下3子,分别叫鼓、延、殳。鼓和延传说是钟的发明者,也是乐曲的最早发明创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齐姓等族的始祖。

吴权属于远古的吴氏族。据《路史》说,吴权不但是人名,它还极可能又是氏族名。正因为这样,有的书上又说吴权是颛顼(五帝之二)时的人。陈明远《中国姓氏大全》说:吴权的后裔以吴为氏,成为吴姓的一支。

中华民族以黄帝作为共同的始祖之神,《路史·国名纪》记载:黄帝的母亲,是古代吴人的一位女姓成员,名叫吴枢。

到颛顼帝时,又有个叫吴回的,他和其兄重黎先后担任火官——祝融。吴回是远古吴人中又一个杰出的半人半神的人物。他是颛顼高阳氏的曾孙,老童之子,到高辛氏(帝喾,五帝之三)时代,因迁居吴人之地而称吴回。吴回之兄重黎担任了高辛氏的火官,叫做祝融,后因办事不力被高辛氏帝喾消灭。这样,吴回接替重黎担任帝喾高辛氏的管火之官,任祝融。祝融之官的职责,一是观测天空的火星火宿,另外掌管部落用以照明、取暖、熟食的大火,这是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一件极神圣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吴回担任祝融后,声威远振,死后被尊为祝融神,有典籍把他列为中国远古的三皇之一。祝融与火打交道,死后成为火神,也叫“朱天菩萨”,乡间民俗,一遇火灾,则口中大呼“朱天菩萨保佑平安”,双膝跪地而拜。在五行学说理论中,火与南方相配,“南方丙丁火”,于是火神祝融又成为五方帝中的南方之神。

吴回成为南方祝融部落的首领后,吴氏族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分离成八个氏族,昆吾氏就是其中之一。吴回生陆终,陆终娶西南鬼方氏妹一个名叫女媸的为妻,剖腹生产,一胎生出六个儿子: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季连。这六个儿子,又各成为一个氏族的首领,拥有自己的姓和氏。昆吾氏是陆终的长子,本名叫做樊,他的氏族分离出去后,居住在昆吾,大约在今山西安邑一带,氏族被赐姓为“己”,以地名氏,叫“昆吾氏”。后来昆吾氏东迁至河南许昌一带。传说昆吾氏是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说文解字》:“昆吾,圜器也。”昆吾本身就是壶的别称。昆吾氏的后裔繁衍发达,产生出昆吾、樊、昆、吾等姓氏。“吾”字古音与“吴”通,所以,又有一部分吾氏改用“吴”而成为后世吴氏的一支。《路史·后纪》:“昆吾”下注:“氏书又有吴氏。”

夏代少康时有个人叫吴贺,他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帝王世系》载有其事。《中国姓氏大全》说:“传说中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有吴氏。”其实,吴贺就是古代吴人中的一员。吴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权即吴,它在夏商时代一直存在。《路史·国名纪》就说:“(商)纣时亦有吴伯。”


三是出自远古时代部落“有虞氏”的后裔。

 有虞氏乃舜帝之后。孟子曾言:“舜,东夷人也。”帝舜来自有虞氏,而有虞氏是东夷集团中著名的一支。
    
有虞氏其实就是遥远的野蛮时代那支自西北、中原东迁到中国大地东南海滨的吴人的后裔。有虞氏即“虞”,就像周人称“有周”,夏称“有夏氏”一样,虞称“有虞氏”,带有一种神圣吉祥之意。虞,就是吴人,上古“吴”、“虞”不分。《山海经》中,帝俊(即舜)的氏族成员如《大荒东经》中所记的司幽、白民、黑齿等族,正分布在水神“天吴”所凭依的朝阳谷周围,这一历史巧合正说明了帝舜的有虞氏也是天吴神的后裔。
    
舜妻女英生公子商均,贤,最能继承父业。舜去世后夏禹争取了有虞氏的部落首领职位,建立起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夏王朝。禹分封舜的嫡长子商均到有虞氏地区,继续当有虞氏的首领。有虞氏成为夏代的一个小方国,当时已从陕西东迁到今河南省虞城县北,国号“虞”。商代以后,虞国衰落中绝。大约自商均开始,舜嫡传子孙以虞、吴为氏。《元和姓纂》说:“舜有天下号曰虞,子商均因以为氏。”上古虞字写作“吴”,只是到战国时期,虞、吴开始区别,这样舜的嫡传后裔才分为二:一部分以“虞”为氏,一部分以“吴”为氏。


“吴”字的含义是什么呢?

“吳”字,它的原始意义表示一个人在奔跑时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回头反顾,寓意着原始狩猎者的召唤。所以,“吳”字的原始象形为:奔跑,回头,高声喊叫。“吳”字也是一个会意字,由“矢”和“口”两个构件组成。大约到东汉以后,汉字规范化。“矢”部已开始改成“天”。东汉时期有一个学者叫吴平,他和袁康写了一部著名的书叫《越绝书》,他在书的末篇中用拆字的方法,隐语式地道出了自己的姓名。书中说:“文属辞定,自于邦贤。邦贤以口为姓,丞之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今天的吴姓人在向初见面的人介绍自己的姓时,往往也都说姓吴——“口天吴”。从吴字的两个构件看,“口”表示呼喊,喊叫,“矢”像一个人在奔跑时不时地回头反顾。两个构件结合组成“吴”,它的原始意义就是表示一个人在奔跑时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回头反顾。这种情形对于当代的我们应该并不陌生,在原始壁画中甚至是一种世界性的主题,因为它描绘的其实就是一幅人类童年时代狩猎生活的图画。当狩猎者发现大野兽时,一边奔跑,一边呼喊,一边不时回头看。这种大喊大叫的动作就叫“吴”,这种人就叫吴人。原始人类狩猎时常身披虎皮,这从当代非洲原始部落的狩猎生活和原始舞蹈中仍能看到,《水浒》武松打虎那一回中我们也曾看到过这种身披虎皮的狩猎者。所以,古代“吴”字又常加“虍”首,作“虞”,吴人又因此叫虞人。先秦文献中常有虞人,是指专门掌管田猎的官吏。

从读音上看,吴字的读音与“呜”、“哇”、“喔”、“喂”等象声词相近,它极可能就是原始人狩猎时喊叫的声音。“吴”字除了象形、会意外,还是一个表声的文字。

作为人们血缘出身标志即姓氏的“吴”,西周以上,“吴”、“虞”不分。文字学家说,上古“吴”字,是后世“吴”“虞”两字的初文(即最原始的本字)。在先秦以前,吴、虞两字是相通的。甲骨文中,没有“虞”,“吴”字即代表“虞”。《集韵》说:“虞,古作‘吴’。”甚至秦汉文献中,仍有虞、吴不分的现象,如《诗经周颂》“不吴不敖”,《史记孝武本纪》引作“不虞不骜”;《左传》僖公五年的“虞仲”,《吴越春秋》引作“吴仲”。自秦汉以后,“吴”、“虞”二姓始已区分清楚,唐宋以来至今,“吴”、“虞”二字作为姓氏则更加泾渭分明。

吴人将“天吴”这种人面虎身的怪兽作为吴人的图腾兼始祖神,与吴人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山海经》的《海外东经》记载:“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大荒东经》中也有近似的记载。据书中描绘,这是一个有八个头、八只腿、八条尾巴、人的面孔、虎的身子的庞然大怪兽。这个半人半兽的怪物,就是古老的原始狩猎氏族——吴人的图腾兼始祖神。“天”的意思就是“大”,“天吴”,就是“伟大的吴”。

“天吴”人面虎身,这与吴人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吴人以狩猎为生,而“虎为百兽之王”,因此,吴人崇拜一种似虎的动物,这种古动物可能在先秦时变得稀少而绝迹了,吴人便是以“虞”为图腾,“天吴”的原型即是虞。在前面的吴字解字中,我们曾指出,猎人常身披虎皮作为一种狩猎时伪装和欢庆收获猎物时的摸拟动物动作的舞蹈装扮。所以,像“吴”常加“虍”作“虞”一样,“天吴”不但形象似虎,它的名称在《南山经》和《大荒西经》中又称作“天虞”。

“驺虞”(一种黑纹白虎)的特点是跑得极快,这与“吴”字下从“矢”密切相关,也与吴人狩猎生活的善于奔跑的特点相同。但“天吴”又是人的面孔。

吴人属于炎黄族系,最初居住在今山西、陕西一带。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吴人在这一带留下了许多以“吴”或“虞”命名的地名,如吴山、虞山、虞城等。大约在炎黄之世,随着炎帝族系和黄帝部族的向东扩展,吴人也被迫大规模东迁,到尧舜之世,吴人已有许多支系都迁徙到东南海滨长江三角洲一带。原来保佑子孙狩猎时多有所获的族神“天吴”,这个时候当然就又得变成保护吴人子孙在与江湖大海打交道时平安、丰收的“水伯”了。也正因为如此,有时又将吴族的“吴”字,与鱼挂起钩来。在金文里,“吴”字有时也写得像一条鱼。


中国历史上吴氏名人很多,择其要略述于下。

吴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战国时著名的兵家,善于用兵,曾为鲁将与魏将,在楚国主持变法促进了楚国的发展。

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于秦二世元年在蕲县率队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被害。

吴芮:西汉初诸侯王,秦时任番阳(今江西波阳东)县令,秦末率兵起义,因助汉高祖称帝有功,被封长沙王。

吴汉: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大司马,为南阳吴氏代表人物,因助汉光武帝平叛有功,被封为广平侯,使其家族成为东汉初吴姓中最为显赫的家族。

吴均: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时文学家,官奉朝请。通史学,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辞清拔,时称“吴均体”。

吴兢: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唐代史学家,官至卫尉少卿兼修文馆学士,著有《武后实录》、《贞观政要》等书。

吴道子: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唐代著名画家。他所作人物、鬼 神、鸟兽、台阁都冠绝于世。后人奉为“画圣”。

吴镇:嘉兴(今属浙江)人,元代杰出画家,以山水、墨竹而著称,为 “元四家”之一。

吴承恩:明代山阳(今江苏淮安县)人,以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而著称于世。

吴三桂:江苏高邮人,清代平西王,明末任总兵驻防山海关,因引清兵入关被封为平西王,后在康熙年间因叛乱被杀。

吴敬梓:清代安徽全椒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著称于世的杰出讽刺作家,其书从多方面揭露当时社会丑恶,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清代著名篆刻家、书画家,工诗和书法,尤精篆刻。

吴沃尧:广东南海(今广州)人,清代著名小说家,所著小说影响最大的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有训:江西高安人,我国当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参与了近代量子物理学诞生和发展,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副院长、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常委等职。


相关评论

华夏吴氏网QQ交流群:85987924   站长QQ:116539779   吴氏网公众号:cwu2015     世界吴氏公众号: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