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名人世界

吴伯通家族研究综述

时间:2021-06-13 10:33:16   作者:吴开全   来源:小茶生   阅读:143   评论:0
内容摘要: 吴伯通家族研究综述 科考档案。根据龚延明主编,方芳点校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中《天顺八年(1464)进士登科录》记载,吴伯通位列该科三甲八十九名。籍贯是四川顺庆府(南充市)广安州人,具体职业是民(务农)籍。以《易经》科取得进士,字原明,排行第一,应该为第二。天......

        

吴伯通家族研究综述


     科考档案。根据龚延明主编,方芳点校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中《天顺八年(1464)进士登科录》记载,吴伯通位列该科三甲八十九名。籍贯是四川顺庆府(南充市)广安州人,具体职业是民(务农)籍。以《易经》科取得进士,字原明,排行第一,应该为第二。天顺八年(1464)时二十四年,出生于1441年4月初三。
    其曾祖为吴海,祖为吴友能,父亲吴辅(吴伯通作品为黼)。母亲辛氏,1464年父母均健在。其兄是吴伯良,并非家谱和州志记载的是吴伯祥,弟是吴伯淳。吴伯通妻为欧氏。
    1462年四川乡试(天顺壬午科)以第三名中举。本该第二年1463年举行的会试因一场大火推迟于1464年举行。吴伯通以第三甲第八十九名录取为进士,“赐进士出生”。获户部实习机会,1465年初授大理寺右寺右评事。
    入川始祖来自哪里?据吴伯通《显考封文林郎大理寺右寺右评事府君吴公暮记》记载:吴伯通的先祖来自湖广兴国州通山县,《通山县志》把吴伯通作为邑人(同县之人)记载。吴伯通在世也没有搞清自己是来自通山哪里人,严格来说,吴伯通的儿子吴荐提供给王瓒写神道碑的信息来自湖广之通城是错误的。
    钧佐世系问题。《通山县志》记载为邑人也是因为与吴伯通同时代的永兴吴氏后裔吴原聪(1474年举人)提供的情况,而这一结论记载在通山永兴吴氏众多(10个版本以上)族谱中,吴伯通是吴钧佐之六代裔孙,但广安的吴氏族谱没有相关记载。
    吴必大世系问题。关于王瓒神道碑提到吴伯通先祖有一个吴必大的人。这不是吴伯通说的,吴伯通的所有作品均未提到吴必大这个人,但吴伯通通过打听,以诗的形式留存(《通山县志》,通山的《吴氏族谱》均有记载),感觉自己的先祖是否与通山一个双迁里的地方有关。这里的双迁里分上双迁里和下双迁里,1950年才由通山管,也就是说吴伯通说先祖与双迁里有关,只能理解先祖来自兴国州,这与吴伯通诗存内容是矛盾的,也就是说按理诗中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要么来自兴国州的双迁里,要么来自兴国州通山县。显然,必大世系问题目前缺乏足够依据。
    吴必大世系的可能? 也许吴伯通给儿子吴荐说入川先祖可能与吴必大有关,吴必大及其父亲吴彦䕫属永兴吴氏璟公后裔,所有永兴吴氏族谱只记载到永兴吴氏良材公后裔璟公之后裔吴相三个儿子吴清孙、吴渊孙、吴潮孙这一代就再没记载有后裔了。我们目前尚未发现璟公吴必大没有后裔存世。从另一通山桥头吴吴氏记载说明,吴伯通为吴钧佐六代裔孙也缺乏铁证。
    钧佐世系缺乏铁证?通山吴氏族谱记载吴伯通是吴钧佐第六代裔孙的同时,通山杨芳林乡桥头吴吴氏族谱记载了吴钧佐有迁川的经历,且吴钧佐有后人,名字叫吴义山。如果吴伯通入川始祖吴天寿和通山桥头吴吴义山均为吴钧佐后裔,其字辈不一致,这在过去,吴均佐给两个儿子不取一个字辈是不正常的,当然,因战乱,家谱失传,或许吴天寿和吴义山的名字,其中的一个人名传世,字失传,这也好理解,但无论怎么说这么联宗还是缺乏铁证,但也不能否定(老家谱的记载理应得到尊重)。
    还有一种分析,难道吴钧佐从四川带走吴义山,不清楚还有吴天寿,吴天寿也不知道还有吴义山,无法还原当时情况。另外一个重要信息是在永兴吴氏族谱中有璟公支吴元富迁四川顺府莲花山。“顺府”是否就是“顺庆府”,果真如此,璟公这支人吴元富也可能就是吴必大这支人。
    可以肯定的是吴伯通是良材公后裔。是否是钧佐支还是必大公支目前没有定论。   
    由于一些信息是“殃存”,也就是说是战乱中留下的信息,现在要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非常困难。好在吴伯通作品还是留下了吴伯通家族真实的族谱信息。
    真实的吴伯通家族。吴伯通先祖来自湖广兴国州通山县,入川第一代吴天寿,第二代吴海,第三代吴友能,第四代吴黼,第五代吴伯通,第六代吴荐。第三代吴友能还有两个弟弟吴友隐和吴友德(两个弟弟的记载是王瓒写的神道碑记载)。吴伯通有兄吴伯良,弟吴伯淳。综合吴伯通所有作品,吴伯通有长子吴荐,次子吴芊,长女吴庄,次女吴箕。吴伯淳有子吴华。在吴伯通作品中,下辈还有吴芹、吴藻、吴蘩、吴笻四人是否都是吴伯良的儿子,吴伯通作品没有明确的记载。
    金广春堡山族谱。由吴镳(字和斋)(1778-1885)主编的金广春堡山吴氏族谱(保存该谱的是本支观塘下街吴紫强),是研究吴伯通家族最早,最详细的吴氏资料。现在整理的所有该宗族谱,都被引用,特别是江油吴氏整理的吴伯通之前的族谱也是最为完善的。金广春堡山《吴氏族谱》记载吴藻是吴伯淳的儿子,吴华是吴伯通次子。家谱还记载吴伯通兄吴伯祥有子吴莘,吴伯淳有子吴蘋。
    观塘汉石脑吴氏族谱。汉塘汉石吴氏族谱(吴万杰1765-1827)有从吴天寿、吴海、吴友能、吴辅、吴伯通、吴荐几代世系的记载,但没有详细内容,到吴荐这一代,直接续写的是吴一品,也就是说吴荐与吴一品是父子关系。吴荐出生1463年。吴一品的儿子吴明章出生于1628年。这中间是否存在断代情况。
    东岳马坝吴氏族谱。东岳龙家沟没有见到过去流传下来的老谱,但与马坝吴家湾吴氏同宗同源是不争的事实。马坝吴氏老谱(1856)记载入川天寿公到吴荐这几代人与上面内容一致。到吴荐这一代,记载有吴荐之子吴国祯,字汝祥。与观塘汉石脑族谱比较(结合了1931年吴佩孚到广安囗囗相传的联宗资料)。如果观塘汉石脑吴一品与东岳马坝吴润同代,东岳马坝就多了四代。这四代就是吴国祯、吴道达、吴承学、吴养初。还有一个现象是马坝吴氏老谱记载吴伯通前三代都“诰封文林郎”,包括了吴海和吴友能。
    已发现后世传世家谱与吴伯通家族(吴伯通自己记载)有部分出入,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战乱的原因,真正的老谱已失传,吴氏后人通过不懈努力,找到部分残存信息记录下来,经过现在的清理,基本还原了吴伯通家族世系,这是一个可喜的事。
    对待吴伯通家族研究应该有两种态度,作为学术研究,可以探讨一切可能;对于严肃的家谱,须以老谱记载为准,例如目前吴伯通是吴钧佐六代裔孙,这是通山和良材公外迁天寿公广安外迁联宗的直接权威依据,在没有更有力的证据否定的情况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研究者和吴氏后裔理应得到尊重。
                  (吴伯通后裔吴开全20210612)
   


上一篇:抗战英模吴云学
下一篇:吴大澂
相关评论

华夏吴氏网QQ交流群:85987924   站长QQ:116539779   吴氏网公众号:cwu2015     世界吴氏公众号: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