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书生本色 名士风流——我眼中的福楏兄

时间:2022-04-22 20:42:32   作者:吴尧生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184   评论:0
内容摘要:书生本色 名士风流——我眼中的福楏兄吴尧生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们可亲可敬可爱的福楏兄驾鹤西去已经五周年了,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对他的怀念却像清明时节的春雨绵绵不绝。为了缓解对他的怀念之情,最近我又重新拜读了他的《冠豸和风》《连城浅唱》两本遗著,阅读、欣赏着他字字玑珠的美诗......

书生本色  名士风流
——我眼中的福楏兄
吴尧生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们可亲可敬可爱的福楏兄驾鹤西去已经五周年了,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对他的怀念却像清明时节的春雨绵绵不绝。为了缓解对他的怀念之情,最近我又重新拜读了他的《冠豸和风》《连城浅唱》两本遗著,阅读、欣赏着他字字玑珠的美诗文,犹如沐浴在春风里,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历历在目。
   了解福楏兄的人,都知道他乃闽西冠豸山下农家子弟,上世纪40年代末生人,自幼聪颖好学,70年代初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初涉官场,先在福建省革委会工作五年,后调任闽西报副总编、连城县副县长、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身陷宦海数十年的福楏兄书生本色依然,凭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气格,凭着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和殷殷的家国情怀。因此,在那几年当“官”的日子里,他是当得愉快而辛苦的,文人从政的短处,在于“太较真”和“太心软”。他想的是“如何做事”,不是“如何做官”,因而他不伪饰,说真话,这就犯了官场大忌。他对下敢批评,对上敢直言,得罪了人,还浑然未觉。他生长在农民家庭,最了解社会底层——农民的疾苦,对他们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因此在分管的计生工作上给心想在仕途上“坐飞机”、挖空心思欲在他人身上钻空子的人提供了口实。结果是在他仍然满怀激情积极工作之时,被突然贬了官,从县政协副主席降为县文联主席。然而,尤为可贵的是,仕途的变故并没有把福楏兄击垮,他依然“仰天大笑出门去”,自信“吾辈岂是蓬蒿人?”
   福楏兄并非那种除了当官就别无能事的庸才、蠢才、官僚、政客。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才华横溢。老天总是垂青有志者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998年遭遇仕途之变后,他没有沉沦,在认真做好份内工作的同时,更加优悠自在地投身笔耕并坚持不辍,将满腔的激情倾注笔端,活跃文坛十余年,文采斐然,著作等身。先后著作出版了长篇神话小说《冠豸仙姐演义》《盗墨宝》,神话剧《神豸之恋》,诗文集《生活刚刚开始》《莲峰三睐》《焦桐集》《冠豸和风》《连城浅唱》;主编的书籍有《花季阳光》《吉光片羽集》《沧海扬帆》《连城县佛教志》《冠豸山散文选》等;与人合作主编的书籍有《培田——辉煌的客家庄园》《冠豸山志》《冠豸藏真集》《映象连城》等。其创作的若干诗文楹联曾在全国获奖,有的文字已被镌刻于闽赣风景名胜区。凭着一手锦绣文章,他的社会影响和文坛的位置也在不断攀升,由市作协会员、省作协会员而中国作协会员,所谓仕途不顺而文坛春风。文友们都说:福楏兄步入官场是误入歧途了,他如果是在大学里执教,一定是个非常合格和敬业的好教授,乃至是个学术上颇有建树的研究生导师。
   福楏兄于我亦师亦友亦哥们,上世纪80年代我们曾在连城县政府共事数年,后又是文友、石友和无为斋一起健身的斋友,常在一起品茗、赏石、侃大山。他退休后这十余年间,我们一帮退休和退二线的朋友,更是常聚在一起,或吟诗作文于书斋,或怡情养性于山水,相识相知识数十年,可谓是知根知底的老朋友了。他的激情与豪放,他的爽朗与豁达,他的我行我素与自得其乐,他的名士风范与书生本色,他的才华横溢与文采风流……尤其是退休之后,他那更加高亢的嗓门,更加健步如飞的步伐,更加热心于桑梓的身影,都无不令人钦敬与仰慕。
   那么,经历了宦海沉浮的福楏兄到底又是如何练就一身“刀枪不入”的本领的呢?据我观察,可能与他身上的“五气”有关。
   一是盈盈才气。他自幼好学,饱读诗书,尤其是在北师大中文系数年的潜心钻研,及得益于启功等国学大师的点拨,使他打下了坚实的古诗词功底。加之他长期养成爱阅读、爱学习的习惯,自然而然就“腹有诗书气自华”。福楏兄在各种场合,面对不同的人、事、物,都能即席吟诗赋词,出口成章。从贺忱寄语到讴歌酬唱,从茶余饭后到往事钩沉,从师友良言到乡贤传真,从楹联段子到诗词歌赋,从散文游记到小说剧本,从思想随笔到序跋评论……总之,文坛的“十八般武艺”他样样精通,其创作的《冠豸山赋》《传承昭》《思源亭记》等许多诗联文赋形象生动,感情充沛,言简意赅,神采飞扬,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臻佳境,堪称巅峰之作,有的曾获全国性奖项,赣南客家先民南迁纪念鼎、龙岩火车站广场、冠豸山石门湖畔的思源亭及连城客家文化公园等景点均刻有他的楹联或文赋。正如香港作协著名评论家蔡冬雪先生点评他那样:“笔能扛鼎,心胸宏阔,托物寄情,依情抒意,写景状物,曲尽其妙,遣词造句,精警畅达”。福楏兄才华之横溢,文采之风流于此可见一斑。
   二是荡荡豪气。福楏兄个子虽瘦小,然却视野开阔,有豪气,个性张扬。他的诗词文赋宏阔大气,气势磅磗,品格高雅,超凡脱俗,其间回荡的是一种荡荡豪气。如“八闽胜境,客家神山,精神沃土,无价皇冠。踏长寿峰,瞰千重岭,方方翘楚,腾腾银河之浪;登灵芝顶,观九曲澜,个个英才,口颂陶令之章。”(《冠豸山赋》)“巍巍冠豸,潺潺文川;黉门翘楚,杏坛懿范。曰其地活,玉树森森;曰其天高,群星灿灿。入则人人树志,壮怀能包河汉;出则个个明耻,大义可薄云天”(《东台山赋》)“巨手接力,盘龙飞驰。铅像巍巍,屹立于斯,身寄奇山丽水,像其根植闽西;臂伸碧宇苍穹,像其气贯云霓。”(《传承昭》)“九州瞩目之特区,八面来风之口岸……国际通衢,财通四海;花园城市,誉驰九垓。”(《厦门赋》)“八闽胜境,国家名山;连城冠豸,名胜之冠……丹峰耸苍穹,恢宏万象;碧水绕青山,流翠八方…… ”(《冠豸命笔》)读罢这样的诗文,怎不令人热血奔涌,激情喷张?
三是缕缕清气。福楏兄的联赋诗文,构思精巧,联想丰富,神思飘逸,令人有出尘脱俗之感。看淡了功名,看透了尘世,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般的生活,悠游自在,活泼快乐,他浸润在故乡的历史人文中,行吟在故乡的山水风物间,激发灵感,捡拾佳句华章。如“毕竟虚名身外物,过眼烟云不须夸”(《望豸峰偶感》诗)、“天到黄昏人到老,况味知多少?”(《奇石“黄昏恋歌”》配诗)、“何争拔翠迟和早,只量含香淡与浓”(《观花》诗)、“眼前乐非乐中乐,水底天是天上天”(石门湖心亭联)、“扫尽寸心尘俗垢,携来满目七彩虹”(《游石门湖感怀》诗)及《思源亭记》《冠豸命笔》《连城赋》《冠豸山赋》等美诗文,无不像鲜花、像美景、像佳酿,令读者痴迷、陶醉、击节称妙!
   四是浩浩正气。由于受到长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及中华文化的熏陶,使福楏兄很好地秉承了中国文人士大夫那种爱国爱家,报效祖国的家园情怀和清廉高雅的气节,其胸中鼓满的是凛凛的正气和铮铮的骨气。他在《生活刚刚开始——致友人》诗中写道“何必感叹人生不能尽如人意/我们毕竟拥有自己的天地/多少人浑浑噩噩地度过一世/永远只能做跪倒别人脚前的奴隶/而我们呢/虽说也有这样那样的遗憾/却总有不少时光无比瑰丽……”因此,表现在工作生活中,他就只是考虑如何做好工作,如何为桑梓的事业和宣传奉献自己的一份力,从不为自己去讨好、媚上,持守了知识分子的操守和气节。1999年夏,美国悍然轰炸我驻南斯拉夫使馆,福楏兄义愤填膺,当即赋诗《写在驻南使馆被炸之后》,发出了“粗暴无耻,只能让奴颜媚骨屈膝,却无法教真理永远窒息……”的怒吼!以示对美国所犯的滔天罪行的强烈抗议,表现了中国人民凛然不可侵犯的凛凛正气和铮铮铁骨。
   五是凜凜义气。福楏兄为人谦和温让,对待朋友重情重义,常怀古道热肠之心和悲悯情怀。对朋友的求助,只要不违反原则他都会尽力帮忙,这里我例举三件事,其一:在他担任副县长(分管文教工作)期间,1992年文艺青年吴尔芬想去省城参加为期三个月的“鲁迅文学院连城作家班”培训,单位不同意,吴尔芬就找到福楏兄,并陈述进修的重大意义,爱才惜才的他果然被感动,当即给其所在的单位领导写条子:“机会难得机会难再”,使吴尔芬得以如愿,尔后创作了多部在文坛有影响的小说,并加入了全国作协,成为福建文学圈里的佳话。其二:上世纪90年代中叶,连城有一位文友落难入狱,他的许多酒肉朋友躲之唯恐不及,福楏兄不仅携我和数位文友前去探监,他还借给这位文友数千元度过难关。其三:前几年,福楏兄一位朋友的儿子上大学时谈了一位硕士毕业的女同学,虽然彼此相知相爱多年,但苦于女方在省城工作,男方在连城乡镇工作,双方都舍不得已有的工作,但男方又无法调入省城,因此婚事一拖再拖,为此男女双方及其家长都十分纠结和烦恼。福楏兄了解情况后,主动伸出援手,当即给他在省城工作的一位老领导去信请求玉成此事,一年后,在他这位老领导的关照下,在连城工作的男孩终于按照有关规定,选调到省城的一家专业对口单位工作,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诸如此类的事例还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
   常言道:“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而生命的宽度是无限的。”福楏兄就是个善于拓宽生命宽度的人。
   逝者已矣,风范长存!如今,我们可亲可敬可爱的福楏兄虽然永远离开我们了,他的逝世,不仅是闽西文坛的重大损失,也是福建文坛的重大损失,对此,我们都深感悲痛与怀念!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福楏兄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你走进连城,流连在那片雄奇秀丽的山水间,漫步在那条景致宜人的观景路,徜徉在那个宽敞典雅的客家文化公园……他那情景交融、激情洋溢、充满正能量和富于哲理的诗联文赋都会与你不期而遇,让你在吟咏鉴赏中感受到他的书生本色、文采风流和思想火花。他那种热爱学习、勇于攀登的钻研精神;他那种热爱工作、勤于创作的奉献精神;他那种精益求精、严谨认真的作文风格;他那种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顽强意志;他那种荣辱不惊、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他那种诚恳待人、助人为乐的处世之道,都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标杆和榜样,值得我们去景仰、学习、借鉴和仿效。

   福楏兄逝世之际,我曾拟两副挽联寄托哀思:

 

其一
误入官场卅六年  宦海弄舟遭恶浪  官阶每况愈下
重归文坛十八载  书斋泼墨谱新篇  著作与日俱增
其二
焦桐集中  风景区里  诗词联赋文采斐然追后主
冠豸山下  石门湖边  春夏秋冬笑口常开赛神仙
 

 2021年初夏写于冠豸山下翠竹轩

 
作者简介

  吴尧生,男,笔名吴山,1957年出生,连城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曾任中共连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连城县广播电视局局长(副处职级)等职。现为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作家协会会员、旅游摄影家协会会员,龙岩市散文学会顾问。文学作品曾获《人民日报》和全国老年学学会征文奖,摄影作品曾多次入选省市影展并获奖。有四十多篇作品入选《福建当代客家散文选》《作家笔下的龙岩》《闽西红土地散文选》《连城县志》等。编、著有散文集《翠竹青青》《胜地笔记》《吴尧生散文自选集》及《连城风物》《吴山风雅》《罗胜村志》《造化钟神秀》等十多部文集和画册。


相关评论

华夏吴氏网QQ交流群:85987924   站长QQ:116539779   吴氏网公众号:cwu2015     世界吴氏公众号: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