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吴福桂:如何打造新时代至德文化平台

时间:2023-09-28 23:42:23   作者:吴福桂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512   评论:0
内容摘要:在首届羊城至德沙龙上的发言 桂平吴氏会 吴福桂 尊敬的各位会长、各位嘉宾: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参加首届羊城至德文化沙龙,发扬至德精神,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为吴家多做公益,让吴族兴旺发达。 本人吴福桂,男,壮族,广西桂平市石咀镇新平村下垌屯人。曾任贵港市第二届政协委员,桂平市......

在首届羊城至德沙龙上的发言

桂平吴氏会 吴福桂


尊敬的各位会长各位嘉宾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参加首届羊城至德文化沙龙,发扬至德精神,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为吴家多做公益,让吴族兴旺发达。

本人吴福桂,男,壮族,广西桂平市石咀镇新平村下垌屯人曾任贵港市第二届政协委员,桂平市七届政协委员,桂平市工商联合会副会长,建筑项目经理,贵港市中大房产公司总经理,广西吴氏常务副会长,桂平吴氏会执行会长。

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广西桂平市吴氏情况

吴福桂:如何打造新时代至德文化平台 图1

一、成立吴氏联谊会筹建会馆打造至德平台

桂平现7万人,有十多个支系。1999年3月,本人提议成立桂平吴氏总会,得到与会的吴志钦吴永锐吴开泽等人的同意和支持,现场捐出第一笔启动资金吴勇鹏吴宗明吴换森吴坚太吴志新吴宁太吴炽仁等时任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的支持下,成立桂平市吴氏联谊会之后我们积极联系各乡镇村屯各祠堂,召集各地宗亲积极筹资。宗亲们热情高涨,第一次会议就有300多人参与期间,宗亲们捐助了活动经费,吴福桂吴永锐两人捐了二万元,吴天鹏捐了一千元,还有些不记名的。筹备工作做了两年,2001年3月25日,桂平市延陵经济文化联谊会正式成立为了筹建会馆我们组织热心宗亲城区到农村祠堂,跟宗亲们积极联动,发动捐款2006年购得会馆屋地200平方米,2015年终于太和街边建成了一所占地面积135平方米7层吴氏会馆会馆15楼出租,6楼会议大厅,7楼办公室现在每年会馆出租收入20万元,除了联谊会日常开支外还有计划的运作到奖学敬老济困恳亲方面,敦亲睦族宣传吴氏家风,传承至德精神

吴福桂:如何打造新时代至德文化平台 图2

二、构建吴族公益机制,探索至德平台新路径

2016年本人任桂平吴氏第三届执行会长,倡议建立奖学、敬老、助困机制。当时会馆还是欠债的,没有余款,我发动全市吴兄弟捐款,大家踊跃参与第一年就17万多元奖励56名高考国本生,每人1000元其中重点院校2000元当时,温州吴家子弟吴楚楚当时在桂平读书考上复旦大学,也得桂平会奖金2000元,她五姐妹都考上名牌大学其中四个考得世界记忆大师,是我们吴家的骄傲。

当年还慰问380多名85岁以上老人。红包100元,还有礼品此外,对吴寅汉养育援助2万多在校大学生吴振波大病救助了2万多元

当年也成立了延陵狮子武术队,专程派吴氏子弟到广东兴贤村学习舞狮枝木,经费也用了4万多当年山东河泽市举办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吴伟强夺得苗刀金牌,吴鑫夺得散打金牌,吴式合夺得南拳银牌,吴结珍获铜牌,吴明搏获全国中小学生武术金牌,吴氏均对此嘉奖,勉励他们更加努力,为我们吴氏争光。

之后,我们年年举行捐款奖学敬老济困等活动,共奖了优秀学子400多人,慰问老人2300人次,捐款闲难病重的十多人。探索新时期至德平台的路上,桂平吴氏会为宗亲们办了不少实事今年,吴恒锋宗贤担任第五届会长,虽然会馆每年都有收入有余款,但仍有530人热心捐款18万,正是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吴福桂:如何打造新时代至德文化平台 图3

三、筹资中国吴氏通书》,助推至德文化高质量发展

吴健琴宗姐总编中国吴氏通书2002年出版,但是没有经费,1998年12月南宁会议决定向全国吴氏编委会派人到桂平都是我接待的1999年3月吴志钦别墅开会成立了桂平筹款小组担任分组长,吴永锐吴炽钦担任副组长我们一有空就同几个热心兄弟到宣传,积极发动吴氏宗亲捐款还组织全市氏几百多代表到桂平成区开会,这样的大型会议开了3次经费都是吴永锐捐的同时,我们还组织集中编写桂平族谱材料因为经费困难,工作很艰苦但痛比快乐着。终于当年八月捐得现金23500元,和编写资料一起送到南宁总编吴健琴大姐拿桂平市事迹做榜样向全国吴氏作宣传,效果很好。吴健琴广西乃至全国吴氏会多次表扬

吴福桂:如何打造新时代至德文化平台 图4

四、铺路修校建河坝弘扬至德精神

我村叫下垌屯,在屯的人口有1500人左右,外迁有1000人,都是同一族人,没有集姓,屯的道路相当烂,泥巴路,断头路,我出钱请屯的族老,队长,热心人士50多人到我家吃饭开会,关于硬化屯道路的事宜,我首先捐一万元,叫大家捐款,族人也拥跃捐款工程是我承包的,赚得9万元全部捐出由于开辟环屯路扩路基,关联到不少人的利益阻力很大差点就前功尽弃。但终是峰回路转,历尽艰难,终于硬化了全屯8公里的道路,耕作区都是铺水坭环路,四通八达,在功德碑我了一联,横幅积善成德,上联人善慈善千年行善,下联路通财通万事亨通。邻村人称下垌的路叫福桂路,族人最终认可吴福桂功劳,我的心理也舒畅了,也感觉很自豪。

吴福桂:如何打造新时代至德文化平台 图5

2010年下垌分校,校址是下垌古庙,清朝到现在,既是庙堂,也是学堂。2001年市危改办鉴定该校教学楼是危房,当年教局下文件搬迁到村中心校,有2公里远,学生上学极不便,2005年我在贵港市政协提案要求政府拨款重建,在我大儿子的积极联动下2011年政府拨款120万元重建教学搂该校办小学一至六年级,共六个班,每届毕业生25至30个不等,也是本屯学生在此校就读,于2013年算起,年年考得三至四个国本生,分校学生登上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中国军视网等媒体

我主持修清楞河坝。路面是桥,桥下水闸,储水、交通两用,项目款40万。国土局项目下垌新建电灌、变压器高压杆、水渠等共350万,路灯40杆25万,村门、牌坊25万,均不用族人出钱。牌坊采用花岗岩,从河北保定市加工好运2200公里到来安装,雕龙刻凤。我还撰写了门楼对联,横幅“壮乡下垌村”。门前主对联:延陵发祖源远流长宗德厚,吉里开基根深叶茂子孙贤。副对:日月精华辉门第,天地瑞气浇牌坊。背面主对联:学海无涯以苦作舟终达岸,书山有路将勤为经定登峰。副对:龙腾四海福长驻,凤翔九天贵长来。激励学生们读书要努力才能考上大学。屯内路灯、文化广场、村门牌坊、河坝、电灌水利等项目费用不少于1500万元但是我做到了没有收族人一分钱。

以上只是我在新时代践行至德精神的一些尝试,不妥之处请大家原谅期待大家到桂平指导!

在此,祝愿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2023年9月23日

该文章所属专题:至德文化沙龙

相关评论

华夏吴氏网QQ交流群:85987924   站长QQ:116539779   吴氏网公众号:cwu2015     世界吴氏公众号: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