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赣东北的吴芮文化遗存

时间:2019-11-13 17:18:34   作者:吴启文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662   评论:0
内容摘要:赣东北的吴芮文化遗存 吴启文吴芮“余干出生,鄱阳出仕,长沙封王,婺源安葬”。余干、鄱阳、婺源均属江西赣东北的上饶市管辖,吴芮与赣东北有着割不断的情缘,也留下不少的文化遗存。 芮王殿 江西省余干县社庚乡邓墩村五彩山原名龙山,因山峰不高,绵延起伏,酷似蛟龙...

赣东北的吴芮文化遗存

吴启文

吴芮“余干出生,鄱阳出仕,长沙封王,婺源安葬”。余干、鄱阳、婺源均属江西赣东北的上饶市管辖,吴芮与赣东北有着割不断的情缘,也留下不少的文化遗存。


            赣东北的吴芮文化遗存 图1      

芮王殿

江西省余干县社庚乡邓墩村五彩山原名龙山,因山峰不高,绵延起伏,酷似蛟龙,故称龙山。公元前248年,泰伯公27世孙吴申,因避祸迁来龙山脚下隐居。约公元前241年吴芮降生时,龙山上空呈现五色彩云,当地人视为吉祥之兆,龙山也就更名为五彩山。

赣东北的吴芮文化遗存 图2

村民为纪念长沙王吴芮,唐朝时就在五彩山下修建了芮王殿(亦称芮王阁)。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五彩山位于余干县西南边界,紧靠鹰潭市和梨温高速公路,与李梅岭白云峰相连。该山全长15km,两座主峰立于东西两侧,期间山脉起伏,树木茂盛,景色宜人,一百余年前动物资源相当丰富,其中有鸟类200余种,还有国家保护动物虎、豹、野猪、狼狗等。著名景点有龙马桥、乌龟山、仙人撒网、秀才垮、砚池泉、游鱼墩、飞蛾贴壁、犬眠山、万松祠、芮王阁等。

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来此山游玩,留下了许多佳作南宋学者王十朋到五彩山吴芮故居凭吊,写了一首《游五彩山》的诗:“仰望彩山景依然,桥水仍堪歌清涟,乌龟戏入仙人网,秀才墨砚池泉,游鱼常有马鞍石,飞蛾贴壁对犬眠,芮王阁鼓鹭心梦,万松晨到耳边”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和较高的旅游价值。

一千多年间,芮王殿几建几废,最后一次建于清朝宣统年间,规模宏伟,气概不凡,香火兴旺,声名远播。该殿坐北朝南,分上中下三殿,最高处六丈多,殿内梁柱,粗大笔直,其直径须两人环抱。殿内建筑全部选用珍贵木材,雕梁画栋,涂金上漆,工艺精湛,金碧辉煌。后殿中央砌有青石高台,上供吴芮轿内坐像,面容慈善如佛,形态栩栩如生。芮王殿左侧建有造型十分讲究的戏台,可供演出古装戏曲。戏台前有一大草坪,芳草如茵,可供数千人憩息。戏台右侧,建有观音堂、禅堂和斋堂。殿前有一大池塘,池水清徹见底,池中鱼儿畅游。池塘周围垂柳成蔭,幽雅恬静。周围四府八县的人常来烧香祭拜,观光赏景,车水马龙,络绎不絕,成为五彩山上十二景观中的第一景。-

赣东北的吴芮文化遗存 图3

这么一座好的建筑,美的景观,竟在“文革”中的1968年被毀掉了,这成了邓墩乃至余干全县吴氏宗亲心中近半个世纪的伤痛。近几年来,各地吴氏宗亲前来邓墩寻根问祖,面对着五彩山下芮王殿的遗址,不胜感慨,“环视四边空无物,且将废石当祭台!”大家都渴望早日重建芮王殿,以抚海内外吴芮后裔心中的伤痛。

余干县吴文化研究会成立后,在会长、原副县长吴夫敏和常务副会长吴华树的带领下,把重建芮王殿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经过一年多的筹备、规划、设计、筹资,终于在2016年8月19日,包含芮

王殿重建的吴芮文化园正式动工了。一年的时间,主体工程完工,不仅进度快,质量也好。正在进行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内外装修,计划2019年全部完工,以迎接巳亥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吴芮诞辰2260周年庆典。这既了却余干吴氏宗亲的一场心愿,也让余干有一个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和民俗风情的旅游景点。

赣东北的吴芮文化遗存 图4

近年来,余干县委、县政府为树立当地历史文化名人吴芮的形象,

提高余干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耗资百万元在县城南郊建造了“吴芮文化公园”( 冕山公园)。三十米高的吴芮塑像端坐其中,吴芮故事以竹简形式刻在山旁,还有栩栩如生的战车、战马分列在园中,让人晃忽回到了战马嘶鸣、刀光剑影的年代。也让余干居民有一个学习历史,守住信仰和节假日休闲游玩的场所。

番君廟

    “番君”,《汉典》的解释是:指秦代番阳令吴芮。《汉书·吴芮传》:“吴芮,秦时番阳令也,甚得江湖民心,号曰番君。”

  吴芮,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史记》、《汉书》、《世说新语》、《搜神记》、《水经注》等典籍都记载了他的事迹。因为吴芮,使“番”这一来历原本并不优于“艾”的文化符号,具有了强盛的生命力。从而由“番”到“番昜”、“鄱”、“鄱阳湖”,再到“赣鄱”,成为江西文化的一个重要代码。

为纪念吴芮,当地官署将郭璞峰(鄱阳县凰岗乡)吴芮曾读过书的学堂命名为“番君书馆”,并在鄱阳县城西“番君庙”。“番君庙”又名“长沙吴文王庙”、“长沙王庙”、“吴文王庙”、“吴芮庙”,后一度改作“番君书院”。《江西通志》卷109载:“吴文王庙在鄱阳毛家巷,祀汉长沙王吴芮,祠在州治内,宋知饶州范仲淹迁治西。”番君庙建于何年代不详但建庙至今,至少也有一千多年了。宋景佑年间,约公元1034年,范文正知饶州时,迁庙于县城西门。元朝延佑年间,约公元1314年,总管王都中重修,不久废于兵祸。明洪武八年,公元1345年,知府王哲迁于十八坊毛家巷。清咸丰三年(公元1843年)毁,同治七年,公元1856年,吴姓裔孙重建。


赣东北的吴芮文化遗存 图5

元丰七年(1084)6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移官汝州时,送他长子苏迈赴德兴任县尉,过湖口写下《石钟山记》;经饶州凭吊“番君庙”,写下《吊番君》诗南宋绍兴六年(1136)夏天,岳飞奉诏去杭州临安,从九江取道鄱阳,特地到毛家巷番君庙凭吊。岳飞在吴芮的神象前题楹:“机关不露云垂地,心境无遐月在天。”蒋仕铨、楊万里、王十朋等著名文人,都为番君庙题过诗。

番君庙在元代的重修,特别是《番君庙碑》的问世,历来被传为佳话。元延祐四年(1317),饶国公吴克已倡建,总管王都中主事,由翰林学士元明善撰文,中书舍人高昉篆额,赵孟頫书丹。元、高、赵三人,均为元仁宗时知名文人及书法家,此碑集三家文墨于一身,堪称元碑“三绝”。碑文内容如下:

   饶旧有番君庙,范文正公为守时,改作于州治西北,距今盖三百年。庙日以坏,延祐四年,三山王君都中为守,乃重作之。庙旁又作芝山道院,馆道士以为庙守。番君庙者,祀汉长沙吴文王芮也。方秦毒虐天下,秦吏亦乘而毒虐其民,存者嚣然,咸思覆秦杀吏。独番阳令得江湖间民心,号曰番君。及诸侯兵起,遣梅将军鋗助汉入关。得王长沙,功著汉令。然番人奚有王之功高哉?徒知令之德我而已。后虽去而他都,世世不忘,庙而祠之,尸而祝之。此民之心也,此文正公之所为改作也。王君忠信而说礼,连治大郡,皆著能声。令守饶,又能迹前贤所为以为治。安知今日所思者,他日不以思王君哉?庙成图之,以寄郡人玄教嗣师吴真人,曰:‘此真人昔尝劝我者,今成矣,庙当有记。’真人属笔于明善,遂作《汉番君庙碑》。其颂曰:翼翼新庙,有寝有堂,荐我溪毛,奠我酒浆。灵舞灵歌,冀其来享。谁系君驹?番山之隅。谁维君舟?番水之洲。君不来游,增我百忧。灵风清凄,阴云冥迷,仿佛君旗,导以两螭。君其假思,使我心夷,君既醉止,锡我繁祉。庾有稻粱,仓有丝台,饱暖而嬉,疫疠不起。太守作庙,从民攸好,春而有祈,秋而有报。猗千万年,君子是效。

  明洪武八年(1375),知府王哲将番君庙迁十八坊毛家巷重建,咸丰十一年(1861)毁。同治七年(1868),吴姓裔孙重建。据康熙《鄱阳县志》记载,每年五月十三日,历代知府都率领属员行祭“番君”。此碑民国时尚存,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鄱阳高门仓库扩建,番君与鄱阳城内其他庙宇一样被拆、碑毁,碑文帖册收藏在国家文物局。

鄱阳后人纪念吴芮除建有番君廟外,还在鄱阳镇东湖设有吴内观鱼台和督军台(遗址还在)。

吴芮祠

赣东北的吴芮文化遗存 图6

吴芮是汉代唯一全身而退的异姓诸侯王,也是江西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人物、著名政治家。吴芮逝世后千百年来,被各种史籍所记载,也为统治阶级所推崇。司马迁在(《史记》第十九)中高度赞扬吴芮说:“有以也夫。长沙王者,着令甲,称其忠焉。昔高祖定天下,功臣非同姓疆土而王者八国。至孝惠时,惟独长沙全,禅五世,以无嗣绝,意无过,为藩令守职,信矣。故其泽流支庶,毋功而后者数人。及孝惠讫孝景,闲五载,追修高祖时遗功臣,及从代来,吴楚之劳,诸侯子弟若肺腑,外国归义,封者九十有余。威俵始终,当时仁义成功之著者也。”班固在其《汉书 吴芮传》中盛赞吴芮说:“昔高祖定天下,功臣异姓而者八国。张耳、吴芮、彭越、黥布、臧荼、卢琯、与西、韩信,皆缴一时之权变,以诈力成功,成得裂土,南面称孤。见疑强大,怀不自安,事穷势迫,卒谋叛逆,终于灭亡。张耳以智全,至子亦失国。唯吴芮之起,不失正道,固能传号五世,以无嗣绝,庆流支庶。有以也夫,著于甲令而称忠也。”汉高祖也高度评价了吴芮,他一登上帝位,就颁布诏书嘉奖吴芮说:“故衡山王吴芮,从百粤之兵,佐诸侯,诛暴秦,有大功;诸侯立以为王,项羽侵夺之地,谓之番君,其以芮为长沙王。”南宋著名诗人王十朋曾在《游五彩山》诗中说:“吴芮初为番邑令,深得民心尊番君。”
    吴芮去世后,鄱阳人民为他建庙立碑,岁时祭祀,敬慕之心,至今不衰。2011年,在鄱阳县文化人士的呼吁下,当地政府在县城东湖风景区新建了“吴芮祠”。 受地理位置的制约,该祠占地面积不大,但建筑小巧精致,古朴典雅,红墙黄瓦,重檐飞翘,塑像端庄,祠内楹联众多,文化内涵丰富。傍晚,夕阳西照,金碧辉煌。虽然祠简庙小,却收纳了秦汉时代波澜壮阔的风云。而且对祠门口和厅内吴芮像两边的楹联,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有奖征集来的。

门口两副:

倒秦彰义  昭忠事汉  英名永載千秋里

抚字能仁  待名以厚  大德长留百越间

----河南 何新峰

    鄱阳令应运而生  诛秦方制暴  辅汉又称忠  扶国国相扶  赫奕门庭延五世

    异姓王居功不傲  治邑必施仁  谋兵非好戏  重民民亦重  馨香俎豆祀千秋

   ——安徽 周广征厅内两副:

两千年流光渐逝  看不墮英名  功过生平问黎庶

八百里故园难寻  对无垠湖水  霏微烟雨想吴宫

----湖北 田丽君

率百越佐诸侯  诛灭暴秦  忠在东南居首位

安万民修德政  兴隆盛汉  义于史册播高名

----厦门  曽清严

2014年12月6日,在鄱阳召开中华吴氏第十届恳亲大会期间,

鄱阳县政府拔专款一万元,由政府文化部门、县赣剧团派员与参会宗2014年12月6日,在鄱阳召开中华吴氏第十届恳亲大会期间,

鄱阳县政府拔专款一万元,由政府文化部门、县赣剧团派员与参会宗亲一道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吴芮仪式,在当地反响很大。

吴芮墓

赣东北的吴芮文化遗存 图7

  长沙王吴芮的墓地,座落在江西省婺源县西南方向的鸡笼山上。相传,公元前201年,在平定闽中一带叛乱时,病逝于行军途中。追谥为“文王”。葬于封地长沙国国都临湘北门外。后人考证,在今长沙市开福区湘雅路(今建地铁站处)。三国时代的吴国孙权(吴氏外甥),盗挖吴芮墓中珍贵木材,作为建造其父庙所用,墓中遗物就近迁埋。唐代时,吴芮后裔又迁葬回故里附近今鸡山上。葬后,其部分后裔从古饶州主动来此守墓。这批人定居下来后,在此娶亲嫁女,繁衍生息,他们居住的村庄就叫吴村,也有数百人之多。1958年修大塘坞水库(现为鸳鸯湖)时,根据需要吴村族人全部迁出,分散移民到婺源各地,但宗亲之间往来依然密切。

赣东北的吴芮文化遗存 图8

《婺源县志》载:“葬吴王处曰鸡笼山。”此地属鸡山山脉(当地人叫鸡笼山),东北与西南走向,绵延数公里。有两个大山包,西南大一点的叫鸡头,东北矮一点的叫鸡尾,吴芮墓就在鸡山的中间,坐南朝北,海拔约250米。芮伞墓地在一片平坦地上,墓前有几百平方米的广场。当地宗亲告诉我,芮公墓地前后原先比较平坦,由于当地盛产石灰,古时从饶州来人每年到此担石灰,来担石灰的人,都按当地习俗年年往芮公坟上培土,日积月累,土越堆越多,就形成了现在的山包。天气晴朗,能见度高的时候,站在山包顶上,可看见墓前面的左青龙,右白虎两个山头。从两个山头中间再向前看,重峦叠嶂,山峰起伏,可看到九重山。笔者曾跑到山包顶上,看了看,虽是晴天,能见度不是很好,却也看到了七重山。

赣东北的吴芮文化遗存 图9

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此墓由朝廷出资大修了一次,并且立有墓志碑。由于年代久远,墓志碑不见踪影,而墓志碑的底座仍保留在墓前。墓前草坪上很干净,无杂草,周围桂树成林,郁郁葱葱。墓前1米宽1.5米长的墓碑保存完好,碑上文字清晰可见:“午山子向,雍正十一年岁次癸丑孟冬月吉日,延陵郡三十三世祖汉长沙王讳芮谥文吴公之墓,阳郢臣浅公派下裔孙百拜。”

道路两旁是浓郁一片的桂花树林,约数华里长,300多亩。桂花树是按行距2米,株距1.5米栽种,开沟作畦,整整齐齐。秋风阵阵,桂香飘飘,沁人心肺,神清气爽。看看脚下一米宽的水泥小路,说明当地政府和村民对老祖宗的墓地维护得相当好。

芮公墓所在地是一块风水宝地,地势高爽,视野开阔,前有青龙,白虎护卫,后有鸡山山脉依靠,离水库不远,山青水秀,灵气呈现。难怪芮公后代,子子孙孙,瓜瓞延绵,繁荣昌盛,遍及华夏大地,远至五洲四海。祖宗有德,后代有福。

 2017年11月22日午时,参加长沙王吴芮文化研究第三次联席会议的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宗亲代表,在婺源县镇头镇冷水亭村鸡笼山上隆重举行了首次公祭长沙王吴芮活动。祭祀活动按当地习俗进行,三牲祭品、花篮、香烛、鞭炮、烟花、锣鼓、祭文,都准备充分。这次公祭是首次,大家希望成为例规,毎年公祭一次,并强烈要求集资整修芮王墓,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基础上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6月12日  江西上饶

(此文已刊登在《吴芮文化文集》第三卷)

该文章所属专题:吴芮文化文集

相关评论

华夏吴氏网QQ交流群:85987924   站长QQ:116539779   吴氏网公众号:cwu2015     世界吴氏公众号:worldwucom

  粤ICP备13015218号